530小说>恐怖悬疑>工业霸主德意志>第355章 展示肌肉
50厘米直径鱼雷发射管,可以同时携带6枚鱼雷。艇上人员包括4名军官和31名水兵。

1914年11月,u-35潜艇正式进入德国海军服役,从1915年3月份开始,u-35潜艇便象黑色幽灵一样在大洋里神出鬼没,从它服役开始,直到1918年3月,224艘协约国船只在它的攻击下葬身海底,总吨位达到54万吨。

佩勒不仅善于使用鱼雷对敌攻击,也曾有过使用潜艇的甲板炮击沉敌方船只的记录。1915年11月,佩勒开始担任u-35艇艇长,并在地中海的15次任务中击沉了189艘商船,总吨位为44万吨。其中在u-35的第14次部署中,短短25天内就大开杀戒,击沉了54艘商船,总吨位为9万吨。

1916年2月26日,u-35潜艇发射鱼雷击沉运载1800名士兵的法国武装商船“普罗旺斯”号,造成990人死亡。同年10月4日,击沉法国运输船“高卢”号,造成1000多人丧生。

u-35潜艇击沉的船只包括英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葡萄牙、埃及、突尼斯、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典、美国、日本这13个国家的船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排水量不到5000吨的小角色,其中还包括100吨以内的小型炮艇,并没有击沉协约国海军的任何一艘主力军舰的记录。

潜艇被称为水下制敌神器,军事地位丝毫不逊于航空母舰,放眼全球,能够具备自主建造潜艇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国,鉴于潜艇自身对工艺结构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全球也只有极少数军事大国才能具备这一能力。

早在20世纪初期,德国便自主研发各种大小规格的潜艇,但由于战争迫在眉睫和尖端材料的匮乏,制造工艺相对粗糙,性能不强,尤其是噪音过大,后来成为了英、美等国海军反潜的靶子。

潜艇是否先进,最核心的技术指标就是降噪能力,德国上世纪初研制的潜艇噪音处理技术可靠性非常差。当然,这不光是德国一家的尴尬,当下英、美等国家也同样无法解决这一难题。现在,德国工业制造不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潜艇的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埃里克对船厂降噪的研究也同时加大了资金投入。

苍天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德国海军建设可谓捷报频传。

德国首艘航母正式下水;

z-21系列大型驱逐舰和护卫舰相继成功服役;

让埃里克更加兴奋的是,潜艇降噪技术在德国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时,最新下水的几艘潜艇上,武器和信息通讯等领域也运用了大量的高新科学技术。埃里克现在有理由相信,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大环境背景下,或许德国海军的辉煌又将从头续写。

这一次,埃里克并没有对外封锁消息,反而是让国内外各大媒体公开报道,广泛宣传了这一重大消息。


状态提示:第355章 展示肌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