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功盖三分国>第48章 指明
轮耕。

譬如说,今岁冬天种下小麦之后,来年再种一季稻谷;但来年冬天,就不会再种小麦,多半是将地空着,或者种植一点菘菜等冬天食用的蔬菜。再后年,这空出来的地,就用来种植一季豆子。等豆子丰收之后,再接着种植麦子。

如此循环着,方不至于让地力枯竭。

这个时代的百姓,虽不知道土地中的微量元素得慢慢积累,却也用他们的实践,摸索出土地需要轮耕的道理来。当然,若是有合适的化肥,或者沤好的农家肥,就不需要轮耕了。

……

对于庞统的问题,诸葛亮轻笑道:“我诸葛孔明是谁?先有诸葛痘、诸葛酒问世,今后还会有诸葛肥问世,区区稼蔷之事,如何能难得住我诸葛亮?”

庞统倒是好奇,“这诸葛肥又是何物,与这麦苗又有何关系?”

诸葛亮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道:“士元兄走遍了整个中原,自然是见多识广的。但是,士元兄难道就没有觉得,我诸葛家的麦苗,有点与众不同么?”

闻言,庞统本想转头嘲笑诸葛亮一句的,只是转头的时候,眼角不经意间扫过不远处的麦苗,到了嘴边的嘲笑之语,便硬生生的给憋回了腹中。

正视着山脚的麦田,庞统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

诸葛家的麦苗,确实比他庞统见过的那些麦苗,要茁壮那么一些!

庞统游学天下近两年,见过的麦苗自然也不在少数。

更何况,今年归家之后,他庞统便跟着叔父一起,督促过家中佃农们种植麦子的;来隆中见诸葛孔明之前,据他所知,他们庞家的麦苗,可没有诸葛家的这么茁壮!

“这便是那什么诸葛肥的缘故?”庞统瞬间就想到此节。

初冬的早晨,还是有点寒冷的,但身为修士,这点寒意诸葛亮自是不怎么在乎的。倒是庞统,在寒风之下,颤抖了那么一两下。

诸葛亮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庞统的这个问题,而是说道:“你我二人,号称什么卧龙凤雏,这几年来也自视甚高许久,不仅藐视天下,更是自认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其实不然!”

“别的不说,在此之前,你士元兄可知,诸葛痘为何能预防天花的么?你可知道诸葛酒如何酿造的么?你又可知,如何制造诸葛肥,使得庄稼能够增产的么?”

这三问,让庞统无语,正当他认为,这是诸葛亮间接自夸,贬低他庞统之时,只听诸葛亮又道:“其实,在此之前,别说是你庞士元了,就是我诸葛孔明,也是不知道这些的!”

“士元兄,你说,咱们是不是枉称卧龙凤雏,是不是崖岸自高?”

这一问中,诸葛亮都有些萧瑟。

诸葛亮这么一说,庞统倒是不再认为,诸葛亮这是在贬低他了。

沉默稍许,庞统问道:“那么,这些,你孔明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诸葛亮叹息:“其实,只要咱们放下心态,便能世事洞明,便能处处皆是学问。”

“譬如说这诸葛痘,只因我小时候患过天花,这时回想起来,不免就有着疑问。深究细查之后,就能发现,每一次天花爆发之时,牛倌儿或者牧童,既是最先感染天花的,也是最容易挺过来的。若再查一下胡人,也能发现,草原上的胡人,几乎没有关于天花的传闻。”

“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士元兄会不会觉得,似乎找到了克制天花的关键?”

“这便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再譬如这诸葛肥,虽只不过是笑谈,却也颇见成效了。”

“卧龙岗下,我诸葛家的那三十顷麦田,便是见证。”

“田地间施肥,自古就有之;但自古至今,却很少有人去想,怎么优化出最好的肥料?”

“我诸葛亮所做的,也不过是收集各种粪便,再加以草木灰,还有少量的石灰,以及各种生活垃圾,放在一个大粪窖中沤上一段时间,便是不错的农家肥。”

“如今,这农家肥虽还没有达到预期,但相较原来,却也能让粮食增产至少五成。”


状态提示:第48章 指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