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都市现代>从高达开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问
与木星一样孕育着无休的风暴以及……深厚的海洋。

通过饱受亿万年彗星与小行星的撞击来获得周期表中靠后的元素,其内核不停的热变亦在喷吐能量与重物质。

但依旧是片贫瘠的鲜红的海洋,无尽的暴风、激流,湍变,惊雷、闪电以及绝不丰富的物质种类——

可终于,是十亿分之一的可能?或是万兆分之一的可能?奇迹般的,一种与人类绝不相同的有机体开始孕育。

现实中,刹那的衣物在接触中开始销毁,露出他结实匀称的体格来,转瞬之间,就被金属似的物质覆盖,结起漂亮的晶花。

既有明亮的银,亦有黯淡的灰。

他的双眼之中是金色的光在流溢。

而他自己的意识则不断地在时光中追溯。在上一世尚且需要提耶利亚与veda的处理,但在这一世、这一切也都不是必要的了。

无数的生命的种子在这贫瘠的海洋中碰撞、交击、结合——

他可以看到这海洋四周有无数焕发金属光泽的六边形晶体的诞生,为求生存而互相合作、形成一簇簇的长列。

或许仅可以称之为单细胞,或许已经是细菌。

如草般青绿的荧光将它们连接,分担不同的功能,用以汲取能量与营养,以及固定……

“拓扑缺陷与gn粒子。”刹那仍在录音,“巨行星的环境太过恶劣,不存在地球上各式各样的丰富元素。而在能够引发氢相变的环境条件下,绝大多数我们所知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无法顺利发生。它们……仅能依靠它们自己。幸运的是els在它们类似木星的母星上捕捉到拓扑缺陷,并借gn粒子效应以变革成长。”

在上一世,刹那已经看过很多边。但每一次接触都有不同的感悟。

光阴似箭,经过亿万年的发展,els的先祖聚集成列,形成仿佛长城般的壮丽的蜂巢似的建筑物,以最高效能挣扎演化。

最终星球表面出现巨大的菌落般活性金属聚合体,无数菌丝连接,甚至建成与人类轨道电梯类似的近地太阳能轨道环结构,向着星空张开双眼。

可这只是一场宇宙对坚强求存的生命的玩弄。

“当els终于进化到具备智慧与知性——即便这智慧与知性与人类的智慧与知性绝不相同——的时刻,它们恒星的生命亦走向极点。这一次爆发的亮度足以照亮整个银河的天空,具有悠久太空观察历史的人类对此绝不陌生。”

于意识的飞扬中,刹那站在轨道环的顶点,同els看向那铭刻在遗传物质中鲜红之光与膨胀的热。

倘若确实有神明的审判,那便是这太阳的愤怒罢?

“熟悉天启宗教的人,应该晓得【伯利恒之星】这个名词罢。传说在基督耶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的当夜,至善的上帝用一颗星星照亮了伯利恒的早晨,后来成为天文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有各式各样的假说。其实这所谓的伯利恒之星不是别的,正是这场毁灭一个初生文明的极致的大火、以光速穿越大银河后留给基督的启示的光。”

天道不仁,只平静地任由一切自然演化的创造与毁灭。

这是一场宇宙对生命的欺骗,唯有去修补宇宙的缺陷。

大量的els在此次爆发中葬生,整颗母星被绚烂至极的火焰吞噬,最后只留存一个固体内核以及在其中挣扎的els。

当这一切消逝之时,太阳的地方只有一个又小又冷的不停辐射的致密天体,还有空心的壳层尘埃遗迹。

其他一切物质都在这场审判的大火中灭尽。

“如果原来的母星只是贫瘠,那么现在的母星已经一无所有,连太阳能都消失殆尽,不再能供养els的存续。”

没有任何生存资源,上下、左右、前后,无论朝向哪个方向都只有一片毁灭的尘埃与无何有的太空。

星海广阔、又何其遥远。

于是els只能在额外的时空中行走,挣扎中求得量子跃迁的关键所在。

——想要活下去。

它们在传达。

“我已经理解了。”

他回应。

静谧的木星里,像从这种关联无以名状的亲切感在两方的脑量子波中奔流。

不仅是刹那在理解els的历史,还有els在理解人类铭刻在基因深处的历史,以及那些在上一世那五十年间互相理解的部分。

从沸腾的原始汤的微生物开始,于世界之中,挣扎、挣扎,终在四十亿年或大或小奇迹的积累中后点亮文明的曙光。

可对宇宙而言,这些奇迹稀疏平常,这些生命物竞天择,苦难也好,幸福也罢,又有什么值得赞叹的?

“但当生命诞生意识后,就绝不会满足于服从自然生死的安排,反倒桀骜地想要追求无限的永恒与不败的未来。不论如何、也不论前方是什么。”

现实之中,银与灰的结晶开始破碎。

朝气蓬勃的热血如海边大潮在人的身体中激流。

自由的、赤身的少年人露出温和的笑,化为银白,不再像原来那样黯淡。

至此,刹那彻底取得上一世的全部,再度回复到其全新生命的形式。

“可是我更喜欢我原来的人类的样子。”

刹那在驾驶舱内微笑。

于是焕发金属光泽的银色如潮水般褪去,原来还是那个黄色的、黑发的少年人。

并非是依靠els,而是他自己的意志。

现在的他乃是在这一世历史中还未诞生的全新生命体。

人类?变革者?亦或是els?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