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抗战双子星>第863章 伏击(上)

伏击部队做好了战斗准备,而这时候,以李川为首的特战队,也更鬼子正式展开了追逐战。/p

对特战队不断的阻击不胜其扰之下,井下少佐终于发了狠,命令手下的四个中队轮番上阵,拉开散兵线,只要一发现前方出现阻击人员,立刻展开突击。/p

为了早点赶到游击队所在的区域,些许的伤亡,井下少佐已经顾不上了,再着说了,这种大规模的反击,伤亡还真不一定有被动挨打来的大。/p

面对鬼子这种搏命式的打法,不想跟他们硬拼的特战队,被迫加快了轮转的速度,相互掩护着,节节后退。/p

不过,这种情况,看在井下少佐的眼里,却是让他大为高兴,因为这像极了特战队抵抗不住鬼子的冲击,只能不断的败退。/p

带着这种得意,井下少佐指挥着手下大军,亦步亦趋的跟在特战队后面,向中山头稳步推进。/p

眼看着已经到了山脚下,井下少佐干脆大手一挥,剩下的三个中队也全员压上,准备一鼓作气冲破特战队的阻拦,正式攻入游击队的老巢。/p

特战队虽然顽强抵抗了一阵子,可毕竟人员过少,实在架不住鬼子这样的猛攻。/p

尤其是看到后方的鬼子炮兵,正在架设那两门步兵炮的时候,李川意识到,在这样下去,恐怕特战队就是想走都困难了。/p

借助着山势地形的掩护,李川指挥着特战队且战且走,将蜂拥而来的鬼子,引向了预设阵地的方向。/p

山外不断响起的枪炮声,早就给了埋伏的凌寒他们确切的信号,鬼子大军终于来了。/p

在一处隐蔽的高地,凌寒负手而立,眺望着远方,期待着特战队员们的身影出现。/p

随着枪声越来越近,终于,特战队员们那稍显狼狈的身影,出现在了凌寒的视线之中。/p

“来了!”/p

凌寒精神一振,马上转身吩咐身边的警卫员小李子道:“发信号,准备战斗!”/p

说罢,凌寒一转身,再次回到了迫击炮阵地那里,等会,他要亲自指挥这10门迫击炮,对来袭的鬼子大军发动密集炮击。/p

时间不大,李川他们已经全部退入了这处山坳,一部分人员开始向两侧分散,还有一部分则是直奔正面的伏击阵地而来。/p

特战队的行动计划,凌寒之前早就通过电报,发到了李川的手里,此时,李川正式严格按照凌寒的计划,将特战队一分为三,准备投入等会对鬼子的伏击之中。/p

只不过,由于特战队分散的范围很广,时间上又是有先有后,这在尾随而来的鬼子看来,那就表示李川他们已经被追得走投无路,开始作鸟兽散了。/p

在种种假象的迷惑之下,大群鬼子冲过狭窄的入口,开始在山坳内分散追击逃窜的特战队员们。/p

可是,特战队对附近地形的熟悉程度,怎么可能是这些远道而来的鬼子所能比拟的?/p

很快,特战队员们的身影就纷纷消失在了草丛灌木的掩映之中。/p

看着四周全都是高低起伏的群山,鬼子追击的脚步不由得一顿,就连亲自带队发起追击的几个大尉中队长,都有些迟疑了起来。/p

这时候,井下少佐带着机枪中队,跟唯二的两门步兵炮,也已经开进了这片区域。/p

看到手下们的前进速度竟然放缓了,井下少佐心里就是一阵恼怒。、/p

“呛啷”一声,井下少佐抽出了自己的佐官军刀,使劲的挥舞了两下,大声的喊道:“继续追击,一定要把这下可恶的华夏人全都给我消灭!”/p

在井下少佐的命令下,几百名鬼子这才乱糟糟的开始向四面散去,准备追寻着特战队员的脚步,将这些困扰了他们许久的华夏人全部翻出来。/p

可不等鬼子完全散开,异变陡生。/p

“嗵嗵嗵......”/p

一阵轻响,突然从正对山口的方向响起,接着,有白色的硝烟开始在那个方向弥漫,随之而来的,是空中突然传来的摄人心魄的尖啸声。/p

在凌寒的指挥之下,10门迫击炮率先开始了对鬼子的打击。/p

按照凌寒之前的计划,炮声,就是开始攻击的信号。/p

此时,一见主阵地上的迫击炮已经开始发威了,分布在左右两边的九连长跟周云昊,几乎是同时大喝一声:“打!”同时扣下了手里早就饥渴难耐的扳机。/p

不等迫击炮弹落地,三个方向,几乎是同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无数灼热的子弹,带着战士们的仇恨,向钢铁火网一般,兜头盖脸的向鬼子罩了过来。/p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完全出乎了井下少佐的预料,更是让那些大小鬼子所始料未及的。/p

不等鬼子开始隐蔽,子弹跟炮弹,就已经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向他们发出了热情的问候。/p

“轰轰轰!”/p

迫击炮弹落地,发出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掀飞了无数鬼子的同时,也向周围的那些鬼子奉送了无数破片。/p

与此同时,四处乱飞的子弹,也纷纷叫嚣着跟鬼子的ròu_tǐ发生着亲密接触。/p

在凌寒的指挥之下,10门迫击炮并不是一击即走,而是先打了一轮五发急速射之后,稍微一调整方向,接着对鬼子展开狂轰滥炸。/p

眼看山谷里的鬼子已经反应了过来,正在到处躲避着,寻找藏身之地,凌寒大声的对炮手们喊道:“给我专挑人多的地方打。/p

记住,打完所有的炮弹之后,你们炮兵马上按照


状态提示:第863章 伏击(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