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数日,刘封只知道周瑜并未得了空闲,先是将身在益州的一些军中主要将领皆是单独拜会了一番,而后又是数次出入与庞统与徐庶这刘封麾下的两大智囊府中,刘封知道,有了周瑜之后,自己之前事事躬亲的做法终于可以暂时歇上一歇了。
一旦周瑜谋划之事有了结果,刘封相信他会与庞统,徐庶等人第一时间将结果告知自己的,而他要做的,自然就是好好思考自己与曹植之前的优势与劣势,既然诸葛亮已然得了江东之地,那么这暴风雨前的平静时日自然也就不多了,为了能够在接下来与曹植针锋相对的战斗之中不至于落入下风,刘封必须有所作为,至少不能就在这里等待着曹植积攒够了资本,率先发难,那样的话,形势可就不妙了。
这边益州的君臣数人各司其职,刘封数次在自己的后花园中召见了平日里并不出现的黎闯,至于给黎闯下达了什么样的任务,自然只有一向单线联系的二人方才知晓。
而周瑜,在熟悉了益州的兵力结构和部署方式之后,只是对一些地方做了微调,而后便将目光放在了魏国之上,至于他的真实目的,恐怕也只有他与庞统,徐庶这样的核心智囊才会知晓。
整个刘封集团,自从周瑜加入之后,就像是一个忽然之间注满了全新润滑油的齿轮一样,快速而规律的运转了起来,但这样的动力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却也并非是数日便可以知道之事。
半月之后,邺城曹植府中,依旧是杨修与司马懿二人站在曹植的身前,经过了这些时日,司马懿已然是不似之前刚刚投奔曹植时那般畏手畏脚,就连面上的神情比之那时也是轻松了不少,而杨修,在司马懿面前也不再是那般的居高临下,但每每看向司马懿的眼神之中,却依旧是带着几分的阴霾。显然,这些表现都源于二人在曹植心中地位的变化,司马懿靠着他的能耐,在曹植的心中愈发站稳了脚跟。
此时,不知司马懿向曹植说了些什么,三人皆是一副不乐之相。良久,曹植方才开了口。
“仲达之言,可否准确无误,那曾经在赤壁将父亲八十万大军战败的周公瑾,竟然亲自到了益州并且投奔了刘封?”
“正是,此事经过我安插在成都城中的细作再三确认,如今已然是成为定局之事,并且刘封对于周瑜此人十分重视,一到成都便力排众议,将周瑜任命为兵马统率,就连与刘封交情颇深的赵云,也要听命与周瑜。”
司马懿如此回答,让曹植又是长叹一声道:“刘封得了周瑜,就仿佛如虎添翼,怕是再过一些时日,刘封只会将那益州与荆州两地经营得更加铁板一块,我等若是想要攻取,只会是难上加难,对于此种情形,不知二位有何良策?”
周瑜赤壁之时留下的威名,特别是对于曹军,影响可谓是十分深远,故而周瑜重出江湖并且到了益州,对于曹植来说绝非是一件好事。
见曹植相问,杨修已然是不像之前那般卖关子,而是当先出言道:“虽然这些时日给了刘封喘息之机,但我魏国又何尝不是利用诸葛亮与孙权争夺江东的时机将内政之中的纷争尽皆处理完毕,如今不论是朝堂还是军队,主公已然是一言九鼎之势,并且这些时日没有战事发生,我魏国大军以及众将领也是饥渴难耐,又正值周瑜初到益州,立足未稳,不如趁此机会出兵,或可将刘封一些领土攻下,就算不能,也定可消耗刘封不少兵力,刘封兵力本就不如我魏国,故而此时出兵,当得是利大于弊。”
杨修说完这些,看向曹植,等待着曹植的肯定,他如今在与司马懿的较量之中已经是完全落入了下风,并且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影响他在曹植心中的地位,如今能够与司马懿并驾齐驱,不过是因为自己是最初坚定的站在曹植身边的人,加之司马懿也的确需要一个人来制衡,但高傲的杨修心中却是一直想要以他的才学来得到曹植的认可。
曹植听罢杨修的建议,也是眉头紧锁的思索了一番,如今他与刘封的关系,还是尚未撕破脸的状态,而谁先行出兵,谁就是破坏双方一直以来建立起的关系的那个人,但周瑜的加入,让原本就对刘封十分忌惮的曹植心中又是紧了不少,诚如杨修所言,此时出兵就算是不能夺取刘封的多少郡县,也是定然可以损耗刘封的兵力,并且打乱周瑜的阵脚,使得其在益州的前景饱受质疑。
但想到刘封,曹植又是不自觉的想到了之前刘封留在甄氏床头的那封信件,以及自己这些时日针对那封信件上所提之事的调查结果。
想到此处,曹植的面上却是并没有任何变色,看向站在杨修身侧的司马懿,沉声问道:“仲达以为此时出兵,是否对我魏国有利?”
司马懿看了一眼杨修,而后依旧是面不改色的答道:“据前方斥候回报,益州的守备之事一直由老将黄忠负责,周瑜虽刚刚被刘封委任了统领众军之责,但对于守备却是并没有更换,故而就算出兵,怕也是难有战火,但消耗刘封一些兵力还是能够达到的,其中利弊,还需主公自行权衡,若是当真需要出兵益州或是荆州,我愿替主公领兵前往!”
司马懿这番话虽然没有推翻杨修的说法,但却不得不说又是比之杨修高了一筹,杨修听在心中,面色又是阴沉了不少。
“德祖与仲达之言皆是有理,此事我当思虑一二,日后再行抉择,今日便到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