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帝国的黎明>第187章 却欲栖蓬瀛(3)
谢过母后怜爱。”康皇后叹了口气,拍拍她的手背,想起自己也曾留在敦煌苦候的年月,暗暗想道:当初先帝就是因为如此,才体察到将士夫妇分离之苦,颁下军士出戍三年后当与家眷团聚的的敕令吧。

皇后秉性直爽,陈宣知她挂念着久已不见的大儿子,不可理喻,便向陈康使了个眼色。

陈康会意,苦着脸道:“母后想念大哥,竟是目无余子,连我等都看不见了。”说完斗胆举起左手在康皇后眼前晃动几下,插科打诨道:“母后,看这里,看这里!”两个妹妹被他逗得娇笑不已,十二岁的陈昭也似懂非懂地跟着起哄,扯着小喉咙喊道:“看这里,看这里!”小皇孙陈思年纪幼小,不明所以地看看两个叔叔,又看看祖母。

若非五府异议,夏国的皇位继承便按照长幼之序,即位后也受五府制约,并不像宋辽皇帝那样随心所欲。这反而避免了兄弟为皇位而反目。陈康耳闻目睹父皇每天为国事劳心劳力,在心底里是为有个兄长在上头担着感到幸运。所以开几句玩笑,到不虞被人误解他要争宠夺储。

康皇后被他这惫赖样儿气得好笑,眼睛一瞪,骂道:“真是没良心的。早知道让你代大哥去漠北吹风沙好了。”

话音刚落,殿门一下子被推开了,一个宏亮地声音笑道:“那可不成!”陈重站在门口,风尘仆仆,还未来得及换下戎装,他先对陈宣夫妇躬身为礼道:“孩儿见过父皇母后。”这时几个弟弟妹妹已经站起身来,围在他面前。陈重以目示好,张氏羞得将头低了下去。陈重一笑,摸了摸陈昭和陈思的脑袋,又拍了拍陈康的肩膀,又拿出送给两个妹妹的礼物,忙活完了,才坐下来,含笑解释道:“去护国府交验腰牌文牒耽误了时候,有劳父皇母后相候了。”

康皇后疑道:“怎么要去护国府交接,不是在道路曹报到后便可归家了吗?护国府交接文牒那是领军校尉以上……”她忽然醒悟过来,失声道,“重儿你被推举为校尉了吗?”声音里带着许多的惊喜。陈重三十多岁便被推举为骠骑校尉,乃是极不容易的事情。除了安北上将军知道他的身份外,其他人都只道他是灵州陈氏的子弟,陈氏是皇族旁支,每一代都有好些子弟在漠北从军,算是小小的将门。

康皇后转脸看着陈宣,见陈宣也笑着点了点头,方才醒悟道:“好啊,你们合起伙儿来瞒着我。”

陈康在旁边叫冤道:“母后,我也被他们瞒在鼓里啊。”陈宣却笑道:“项石入了柱国府,骠骑将军朱燕衡升任安北上将军,武校尉被大将军府擢升为骠骑将军,营队里面重新推举校尉,也是就是不久前的事情。是我让他瞒着,留给你一个惊喜的。”他完全不担心妻子兴师问罪,因为康皇后的眼睛里面已经充满了母亲的喜悦和骄傲了。外面,不待皇后吩咐,知晓太子回宫的仆役们纷纷响了鞭炮和礼花。

除夕这晚,林泉宫大部分仆役告假和家人团聚,这一晚本应是一年中宫里最冷清的时候,但这一晚也是皇室最其乐融融的时候,陈宣夫妇和七个儿孙一同围炉而坐,像普通的人家一样兴致盎然地等待着新春的到来。

新年过后,刚出正月,从长安返回的淳于震给赵行德带来了一把新锻造的横刀。这口刀算得好刀,但未经千锤百打,在当世也算不得一柄宝刀。赵行德用指肚感受着寒光闪闪的刀刃,有些不解地看淳于震。

“这是按照赵先生的指点,用金华山的石炭炼焦,又采了高品铁矿石,用小炉子试炼出来的铁所制的横刀。”常年打铁,使得淳于震双掌布满了厚厚的茧子,他小心翼翼地抓住刀身两端,运劲一扳,那刀身居然略微有些弯曲起来,显示出良好的韧性,淳于震啧啧赞道:“真没想到,用石炭练出来的铁,品质居然和用木炭炼出来的差不多。”关中石炭的价格仅为木炭的五分之一,而好坏铁价差亦极大,现在他们有了这条捷径,和点石成金也差不多了。

“若要将产量扩大,还要做好些试验才行,不过这就和铸炮一样,只要去做,迟早我们会成功的。”赵行德轻轻抚摸着冷冽的刀身,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道:“这仅仅才是开始而已。”


状态提示:第187章 却欲栖蓬瀛(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