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都市现代>书中游>第313章 清穿群魔乱舞之年玉尧五十三

年家在玉尧离开家之前摊开事来说后,年遐龄和年羹尧心中是恼怒的。年家虽是包衣,但好歹是旗人,而且也算深受满清的重用宠幸,在康熙中后期已经很兴旺了,就算是纳兰家这样的满洲大家族也和他们是姻亲。在满清的天下中,他们是即得利益者,又怎么会想去推翻满清?

然而,如果玉尧真如她所说的做,年家全族被抄家灭族,当年三藩之乱,康熙还敢杀了吴应熊祭旗。吴三桂也是贵为满清朝的平西王,康熙当时才二十出头,对上老奸巨猾的吴三桂没有大胜算也有迫力这么做,年遐龄和年羹尧可不觉得玉尧比吴三桂不觉厉害。事情败露,但康熙一定会灭了年家以警效犹,年家才强也不如当初的吴家吧。

所以,年氏父子除了是旗人之外,也是当世俊杰,心底很清楚,所以,就马上行动,先离开京城是非之地再说。

于是,年家就为年羹尧谋个南方县令的缺走动,以年家的人脉和力量,很快当了多年庶吉士的年羹尧就得到广东吴川县令的位置。年氏父子是想,如果玉尧真的公告天下后起事,占住吴川,有出海口,就算兵败,一家人还是可以逃往海外。

这事,几乎花光了年家仅存的黄氏的嫁妆,因为其它钱财被玉尧顺走了,这个不知造了几辈子的孽得来的女儿妹子就是这样对自家人的。

好在,当初各家官员都穷疯了,有钱给办事,效率态度都好上许多。于是,“退休”了的年遐龄就随儿子赴任,享儿子福了。他们出了京城,就有白龙帮派系的地下/党接应帮助,把人过天津卫出海送达广东湛江府吴川县。年羹尧的仕途步子也彻底和原来的轨迹不一样了。

自太湖大会后,数年间,白龙帮几乎成了漕运届的无冕之王,这一路都通行顺畅。

年羹尧刚刚接任后,那边云南就起事了。年家父子也关注云南战事,虽然由于时代限制要延迟数天得到消息,但是兴华军攻破昆明,扫清云贵清军的消息也都传来。

接着,农历七月底,又有玉尧秘密派来的代表小翠来送信给年遐龄和年羹尧。

玉尧邀请父亲母亲去昆明,一来为尽孝,二来希望父亲以实际的贡献向天下人证明他是身在满营心在汉。

年遐龄“退休”后返而身体好了,玉尧希望治理地方有经验、满清官场人脉广、又深知满清官场潜规则的他能去昆明帮助她处理内务,他可是能臣,就算兴华党体系不一样,但是在实务问题上年遐龄绝对有当代普通人没有的睿智。年遐龄历史上,他也是个长寿的,一直到雍正五年才逝世,都还有二十几年好活,玉尧一点都不担心。

年遐龄和年羹尧看到玉尧的来信其实是很生气的,但是对于兴华党以及她的角色却仍有疑问。一支能在短期之内势如破竹瓦解云贵满清地方政权和军事的势力,以他们的眼光来看,不像是乌合之众。而白龙帮在漕运界或者说在江湖上的分量和势力他们也见识过了,有这样强大的体系网,他们不由得开始相信,满清江山真的不稳。

年羹尧正当着县令,如今广东还未起事,所以他是走不开的,父子俩商量的结果是,如今除了上玉尧的贼船看看之外,又能怎么样?到时候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于是,年遐龄就被一路护送到昆明。

进入云贵境内,当时正是土改量地分地的时候,有几个东南方的大县最先开始分田,所以年遐龄正好在路上碰上了。他开始是见到不少少数民族的人成群结队的在县城转,面带喜色,十分奇怪。

他下来走访询问,一听说是兴华党来分地给百姓,他更是目瞪口呆。一方面是这个事情本身,另一方面是这个速度。年遐龄熟读经史且是庶务能臣,关于新王朝建立一般会均田分田是知道的,但是这才打下云南多久,兴华党就有能力把这事办了才是真正的奇迹,这中间有多少的大小问题呀。

还有兴华党的亲民也是让年遐龄吃惊的,在县府外,各山寨或各家贫民等待领田契和登记,兴华党的工作队穿着奇怪的衣服(军装)维持秩序,还在现场设了免费的询问处,茶水棚,甚至临时茅房。

兴华党对于不安急躁的人民的安抚手段也很有一套,那些工作人员还会很有亲和力的宣传兴华党的政策和主张。那些正是从黑龙寨出来的人,有些是在山里做群众工作有几年了,又带出了更多的徒弟,语言不通还请了会官话和土话的临时翻译。

看到这些年遐龄才真正认真审视起这个他一直心存怨恨的认为是有人带坏他的女儿连累年家的兴华党来。

在农历八月十四日,年遐龄抵达了昆明城,他从南大门进入城内,他还以为那不孝女至少会来接他。但是没想到根本就没见着人,还是黄氏跟在身边安抚。黄氏如今也明白自己生的女儿是反贼连累了整个年家,年遐龄的原配夫人生的儿女都没有问题,只有她生出这样的女儿来,她心中十分有愧。

马车一直驶入总督府内,年遐龄也是有见识的,见那建筑的规格就知道这原来是什么地方。

他们被安排住在后院的正房中,年遐龄又觉得女儿还得到反贼头子的重用,或者说这是要拉拢他。年遐龄一直认为玉尧给他看的“茅庐秘约”是哄小孩的,就像是“弼马翁”一样。既然来了这里,不管是干还是不干,也由不得他,但是他决定,这正房他无论如何不敢住。如今兴华军只占云贵,他要是住


状态提示:第313章 清穿群魔乱舞之年玉尧五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