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都市现代>混乱三国记>第两百五十八章 李世民现踪

不得不说,刘辩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从恢复前世记忆,到如今占据整个北方,历时九年多,现在刘辩的势力发展的非常好,起码,即使在岳飞以及刘牢之同时领兵,征讨铁木真以及完颜宗望的情况下,刘辩的整个势力依旧都处在平稳发展的状态!根本没有受到一丝一毫战争的影响,所以,刘辩还是很厉害的,就算这些不全是刘辩的功劳,但是知人用人才是身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才能。

说道长安事件的结束,其中被飞流斩杀的长孙翰以及长孙陈,作为乱入人物的他们,植入的身份是长孙无忌的子嗣,也就是说,这两人是归属于李世民的势力的。可是,如今这两人偏偏参与到了长安政变的事件当中,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一切的一切,很有可能就是李世民在背后谋划,毕竟长孙翰和长孙陈怎么看都不像是拥有超高谋略的人。

原本这一切进行的顺利的话,刘辩会吃一个大亏,朝廷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动荡,最关键的是,刘辩不会知道是谁在算计着他。另外,无论刘辩是否勘破这个谋划,王允和杨彪都必死无疑,而王允和杨彪在世家中的声望,几乎仅次于四世三公的袁氏,虽然因为袁术的关系,四世三公的名头有了很大的水份。可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王允和杨彪在世家的影响力!

所以,当二人发动政变失败,被刘辩斩杀之后,以世家之人凡事以家族的先的作风,根本就不会管是不是王允等人某不谋反,他们只知道刘辩斩杀了王允和杨彪,就有可能随时会斩杀他们。所以,这些人必定会在背后默默的扯着刘辩的后腿,给刘辩统一天下,增加无边的难度,至于说,刘辩可以不杀王允和杨彪?别开玩笑了,如果谋反之罪都可以随意饶恕的话,刘辩这个皇帝恐怕是已经坐到头了!所以,于公于私王允和杨彪二人都必须死。

从这一点来看,其实无论如何,李世民的谋划其实都算是成功了的,可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次行动居然会葬送掉长孙翰和长孙陈这两员大将。得知这二人死讯的李世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向长孙无忌以及自己的妻子长孙无垢做出交代了!所以李世民打算暂时瞒着这两人。

说道李世民,这家伙自从从三韩失踪以后,就一直了无音讯,可谓是让刘辩担心了很久,生怕李世民会突然从背后冒出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离开三韩之后,一直昼伏夜出,悄无声息的从三韩转移到了中原内部,可是,一时之间找不到什么可供李世民闷声发大财的地方,因此,李世民只能往更西和更南方行进。

这一路上李世民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在抵达中原腹地的时候,李世民简直比乞丐还要不如,又哪里看得出一点一方势力之主的样子,也因为如此,李世民对刘辩简直是恨之入骨!在李世民安定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刘辩找不自在,这才有了长安事件的诞生,因此可以看得出来,王允和杨彪二人究竟又多蠢,又有多么的盲目自大。被李世民算计的死死的,也没有察觉到丝毫不对劲的地方。可见这二人的死亡就是命中注定的。

在长孙翰以及长孙陈的身份确定,以及二人被飞流斩杀,无法从二人口中问出任何消息的时候,刘辩就在第一时间下令,让蔺晨全力纠察整个长安。全班长安内部不再出现类似的乌龙事件。被敌人摸进了家门都不知道。另外就是让梅长苏全力追查李世民的消息。这个人一直都是刘辩的心腹大患。早一点知道李世民的动向,让刘辩多一点战胜李世民的几率!

通过梅长苏的全力侦查,终于在长安恢复稳定的时候追查到了李世民的踪迹。因为要全力刘辩,为了实时监控长安的动向,而且又不会被刘辩发觉到的地方,就只剩下了汝南郡这个无主之地了,或者说,在李世民看来,汝南黄巾刘辟等人,根本就不被李世民放在眼里,所以为了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李世民暗中控制了整个汝南郡,一边在汝南郡训练士卒,一边观测长安事件的进展和动向。所以,在长安事件发生的期间,李世民都是缩在汝南郡背地里使坏的。

比较可惜的是,梅长苏等人稍微迟了那么一丢丢。麒麟阁的人抵达汝南郡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离开了汝南郡,并且将整个汝南郡的人口,几乎全部强制性的转移走了!也正是因为李世民大批量的转移民众,闹出的动静太过于巨大,这才被麒麟阁的探子察觉到,从而检测出李世民在汝南呆过的消息。

可惜因为之前梅长苏将目标放在了长安附近的关系,等到察觉到汝南郡的动静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离开了汝南郡。虽然如此,好歹也确定了李世民的大概所在。根据情报显示,李世民唯一可能存在的地方,应该就是李克用的势力范围了,毕竟,孙策的势力暗中已经投效了刘辩,自然不可能收留李世民,曹操以及刘嵩二人同样不可能。因为他们都不会允许自己的手下拥有太大的野心,更何况这个拥有野心的人还是一个外族之人。

排除了孙策、曹操、刘嵩三个比较大的势力以后,余下的目标就只有刘欲、刘表、刘璋以及李克用四个势力可能会收留李世民,原本梅长苏怀疑的对象是刘欲,因为只有这位才能够做得出来,为了自己的野心而不顾一切的事,可是,当汝南郡的动静被察觉到了以后,梅长苏派人混在了民众当中,最终确定了李世民的


状态提示:第两百五十八章 李世民现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