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回到台湾
下午,郭金韬带着三艘战船、五艘商船回来了。
他下船之后,立即找到赵子重,笑呵呵的说道:“赵先生,我们已经把人都送到河口的临时营地了。一切事情都很顺利,郑德宝把这些村民都安排的很妥当,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所以我就回来了。”
赵子重点点头:“辛苦你了,我们尽快的往船上装东西吧,明天早上就出发去流求。”
于是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护卫们忙着往船上装各种铁器和物资。
澎湖的居民们见到护卫的举动,都纷纷向护卫询问。赵子重让护卫们告诉这些人,让大家再坚持一晚,明天早上就出发。
海滩上顿时欢声雷动,澎湖的居民都很兴奋,他们互相热烈的交谈着,憧憬着以后的美好生活。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护卫们安排居民吃过早饭以后,就开始让他们排好队来到码头,指挥他们登船。
直到中午,一千多人都登船了,不但把几艘空着的商船装满了,还有一些人分散到几艘战船上面,在甲板上默默的坐着。
赵子重命令船队启航,各艘船只都缓缓的驶离了澎湖,在波涛汹涌的外海编排好了次序,向着北方进发。
海上的风浪很大,许多人都出现了晕船的症状,开始呕吐起来。
护卫们忙前忙后,尽心尽力的照顾这些澎湖的居民。
泰钦感慨道:“赵先生,你们的护卫真是仁义啊!能这样照顾这些可怜之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可见你们平时对护卫们一定是严格要求了。”
“大师,他们以前也是流民,见到这些澎湖居民的状况,护卫们也都感同身受。所以会细心的照顾这些人,这没有什么可夸赞的。”赵子重解释道。
泰钦走到居民中间,开始逐一安慰他们,又开始给他们讲起佛经中的故事来。
居民们都认真的听着,很多人都忘了晕船的事情。
杜大雷凑到赵子重面前,笑嘻嘻的说道:“老大,泰钦和尚又给这些人洗脑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文盲,对泰钦的宣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所以以后很有可能成为佛教的信徒。”
赵子重想想说道:“大雷,这也没有什么,佛教教导人向善,还是比较温和的宗教。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一点,会省去很多力气的。”
杜大雷说道:“老大,泰钦现在肯定是上了我们的贼船了,他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的。”
赵子重气得拍了杜大雷肩膀一下:“上什么贼船?你又胡咧咧了。泰钦是赞同我们的做法,尽量的帮助我们罢了。他是江南一带著名的高僧,在民间影响力非凡,如果他能帮助我们,这绝对是好事情。”
杜大雷点点头:“我明白的,不过这几天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以家庭、宗族为单位的。我们可不能用朐山岛的方式来管理他们,不然会出大问题的。”
赵子重感到很欣慰:“大雷,我真没想到,你也会动脑子想问题了。你说的情况我也了解了一些,这确实是个问题。
我们对待这些人,绝对不能像在朐山岛那样,以军事化的组织结构来对他们进行编组。还是要想出一个办法来。”
杜大雷说道:“老大,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仿造古代的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每十户设一保长,百户设甲长。用保甲制度来管理这些人。”
赵子重一拍大腿:“好主意!等到了台湾,我们先把他们安顿下来,然后就和大家商量着,试行保甲制度。”
-----------------
---------------------
----------------------
乾德元年九月十二(公元963年)
中午,船队抵达了淡水河入海口。
赵子重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河口的情况。
他看到河口北岸的一处地势很高的地方,一座石质建筑拔地而起,大约有十几米高,呈上细下粗的圆柱形状。这应该就是护卫们和工匠修建的碉堡了。
在距离碉堡大约几十米远的海边,临时仓库矗立着,形状好像是后世的蔬菜大棚。木质的码头已经建好了。但码头上面并没有停靠船只。
这时,从河口南北方向同时出现了战船的帆影,向着船队高速驶来。
赵子重身后的胡一刀大喊起来:“赵先生,是我们的战船!”
赵子重回身说道:“你小子别大惊小怪的,赶紧去收拾东西,准备下船吧。”
胡一刀吐吐舌头,转身一溜烟跑了。
两艘战船冲到距离船队很近的地方,就开始转向,保持和船队平行的航线,然后开始向船队打旗语。
过了一会,一个旗语兵跑过来,向赵子重报告:“首领,留守的战船发来信号,说欢迎我们回来,现在岛上一切正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赵子重点点头说道:“告诉他们继续警戒,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旗语兵敬了一个军礼,转身走了。郭金韬凑过来问道:“赵先生,是不是马上就让澎湖的居民登岸啊?”
赵子重说道:“不急,还是等一会吧。你让船队先停下来,我们先登岸,找郑德宝和刘实元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决定。”
郭金韬答应下来,去给其他船只发信号了。
赵子重的旗舰很快就靠上了码头,等跳板搭好之后,赵子重第一个下了船。
几个守卫码头的护卫迎上来,向赵子重敬礼。
赵子重问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