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明朝当官那些年>第五十五章 后遗症
帝是否有任何惩治严党的决心——

嘉靖帝能违背祖训,在苏州开征商税,显然是内帑用费已贫,无法供给他修边墙、修宫室,当他知道首辅严嵩居然能贪墨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雪花银,他又该会怎么愤怒呢?可是话说回来,严嵩贪墨的事,难道皇帝真的一点都没有觉察吗?

其实,只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够了,那就是替皇帝着想的人活的长还是替百姓着想的人活的长。无数史实告诉我们,还是前者活的长一点。

严嵩在位这么多年,搞得国事稠溏,乌烟瘴气,无数百姓无数官员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但他还兀自岿然不动,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给嘉靖帝背锅。国库空虚,官员贪腐,人民生活痛苦,谁的错,都是严嵩的错,你肯定不能骂皇帝啊。杀岳飞是宋高宗下的令,为啥跪的就秦桧和他老婆?严嵩也很清楚自己该干嘛,所以背了这么年锅。

皇帝要用他遮风挡雨,要用他对付百官,关键是他还那么好用,嘉靖帝舍得杀他吗?

答案是舍得的,只不过要在他利用价值都榨干,已经到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时候。所以现在并不是那个时机。那账目的现世,就不能成为扳倒严党的工具。

张经将账目交上去,也许会引得嘉靖帝大怒,会罢斥严党的官员,会痛骂严嵩,会安抚张经,提拔李党的官员,但严嵩还会在首辅的位置上,牢牢坐着,屁股都不会挪一下。

所以这一局,李党大获全胜,严党大受打击,但很快就从打击中恢复,暗暗积蓄反击的力量,将来予以李党致命一击。

那这成了什么了,这不还是政治倾轧吗?

这是政治上的后遗症,经济上,兴盛昌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被肢解,被瓜分,被内廷和外廷肢解,被日升隆瓜分。晋党很快就越过长江以南,没有了淮商、海商的阻挡,他们的手伸地更加肆无忌惮。陈惇对江南商人没有什么好感,然而他对晋商更没有好感。因为如果说陆执章这样的江南商人的发家史不过是“掠之于民”,那晋商的发家史就几乎可谓是变卖国家利益了。

因为这帮晋商当初能膨胀,就是在边城走私盐铁,开始不过是开中取盐,后来为了攫取厚利,不顾国家的禁令,大肆走私粮食、盐铁,甚至走私火药火器——对象也从蒙古鞑靼变成了后金女真,让朝廷的封锁令变成一纸空文。更可恶的是,他们基本垄断了大明的军需供给,能想象和后金的对战中,火器打不着,火铳炸膛,然后棉服棉被都劣质过甚,无法御寒,一天之内竟使几十名士兵冻死吗?

说来说去,大家都不是啥好鸟,陈惇投笔而起,推开了窗子——但这又是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最可怕的后遗症是,嘉靖帝缺钱,当发现掠之于民遭到了百姓反抗,而商人财富集中又不能反抗的时候,他就会认为,商人的钱可解燃眉之急而不用担心商人能闹翻了天。

所以病态的地方就在,商人在百姓身上掠夺财富,而朝廷从商人身上掠夺。朝廷不给张经一点军费,只要他自己去筹措,张经要对老百姓征税,但老百姓的钱财来的缓慢,只能选择财富集中的大户商人。他征了税之后,大户肯定不干,于是要联手把他赶走。但若是新下来一个总督,也要为了军费而掠之于商,于是又开始重复老路,这不由得让人发问,钱都到哪儿去了呢?

要是从商人的角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好不容易积累一点,又遭到暴风骤雨的袭击。而江浙的工商业、纺织业,一应市场遭到了重创,又有谁去培养呢?

陈惇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紧握着最后一张王牌的荷官,他的一念决策就可以左右两方的命运——然而他对这张牌的归属,也没有做好打算。

一夜未睡的陈惇早早就出了门,冬日的苏州城旬月都在被阴云笼罩,街市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正在营业的包子铺,那店主还如同受惊了的老鼠一般,听到一点响动就不由自主想要收摊。

“店家,再来一笼包子。”陈惇道:“晚上街上搜捕盗贼,你是吓怕了吧?”

“可不是嘛,”这店主道:“不是说张总督的兵开过来,咱们苏州就太平了吗,杀了六七十个人还不够,为啥还要满城搜检犯人呢?”

“不是犯人,是盗贼。”陈惇道:“昨晚上有人偷了张总督的东西,还纵火烧了府衙。”

这店家啧啧两声,也不知道心里又在腹诽什么,一出门来却又和对面匆匆走来的人撞在了一起,两人都哎呦了一声。

“徐五爷,”这店家道:“好些日子没见了,怎么,德隆酒楼这几日便能开张了吧?”

“开张?”徐五牙缝里飞出几个字来:“关门了,不仅关门……老板要卖了酒楼,回扬州老家去,说扬州比咱们这地方好千倍万倍,最起码、不担心太监收税,也不担心被人抢劫!”

陈惇又往嘴里塞了个包子,就见徐五坐在他对面,一泡鼻涕一泡眼泪地回忆当日暴乱的时候,“当天下午乱起来,我还凑热闹往街上去看呢,就见那群天杀的,一窝蜂冲到店里搬东西,伙计阻拦,被打成重伤,店铺也被砸了个稀巴烂……我往那柴房里一躲,才算捡了一条命。我怎么跟老板交代?他还嘱咐我要看好店呢。”

“……凭你的手艺,”店家也陪着他鞠了一把同情泪:“总也有大酒楼肯要你吧?”

“蒸个面点的手艺!”徐五啐了一声:“您看看这一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 后遗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