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玄幻奇幻>重生之黑铁的荣耀>第五百七十三章 两封信和卫国阵线
这场飞来横祸希克斯王国也可以避免了。

克洛德在信里表示自己不会出兵北部十一郡,因为要移民海外自治领的希克斯还乡师团官兵并没有来自北部地区。当年那些叛乱的领主多的是西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他们失败后迈基德三世惩罚性的从他们的领地征召青壮组建了奴比西亚大陆远征军,去进行那场和自治领军区的殖民地战争。

如果几年前希克斯王国允许自治领军区释放的那些希克斯俘虏回国探亲的话,那么这场战事也许不会发生。但迈基德三世却宣布这些回来探亲的俘虏是王国叛逆,抓住就吊死,最终激起了在海外自治领生活的五十万多希克斯俘虏的愤怒。

而前年迈基德三世眼见自治领军区组建的希克斯志愿师团在西海岸的战争中表现不凡,又起了坏心思,想利用这两个希克斯志愿师团为希克斯王国在西海岸谋取殖民地,派了特使来游说他们反戈,这迫使克洛德决定实施希克斯王国攻略计划,灭了这个心腹之患。

克洛德很直白的在信里说了自治领军区攻略希克斯王国的原因经过,他承诺自治领军区不会占据希克斯王国一寸领土,完成希克斯还乡师团官兵加入团聚移民海外自治领的使命后就会撤离,所以他希望不要和费里奥特家族发生什么误会。自治领军区不会去进攻北地十一郡,同时希望北地大公也不要出北地十一郡,否则有所误会发生冲突什么的都是大家所不希望看见的......

封好信封,滴上蜡盖上印戳,这封信就写完了。接着是另一封给那个落日河大公的信,这封信克洛德就没说什么废话了,他只提出一个交换条件,指出西部剩下的六个地方郡是自治领军区下一个攻略的目标,如果这位落日河大公识相不抵抗投降的话,那么克洛德可以在撤离前将王京圣希普里安城和王京地区交给他管理......

相信这样的条件那个落日河大公一定会再三考虑,王京圣希普里安城和王京地区向来是希克斯王国的精华地带,可不是西部十郡那样偏僻的地方。而且这个落日河大公又是希克斯王室成员,他完全可以在占据王京圣希普里安城后自称正统,再建希克斯王国。当然,别的势力愿意不愿意服从他另说。

克洛德提出这样的条件也是没什么办法,原本他准备将中部剩下的十个地方郡连同王京圣希普里安城和王京地区都转交给一个分裂势力。但问题是军情部选定的那个叫卫国阵线的地方守备武装组织有点上不了台面。这个叫卫国阵线的组织说白了就是投靠自治领军区的伪军组织,成立的地方守备武装也是为了维持地方城镇的社会秩序。

卫国阵线为首的是个领地男爵,他是最早投靠自治领军区的。虽然他是希克斯王国领地贵族中的一员,但他们一家属于领地贵族中的破落户,穷的全家老少连条新衣都没有,全打着补丁,还要自己下田种地,当初去抓捕地方领地贵族的士兵去了他家,左看右看实在看不出他象个领地贵族,看上去比一般的城镇居民还穷苦......

不过这个叫劳克斯的男爵倒是个机灵人,第一时间就投靠了自治领军区,成了一个带路党。从沿途的第一个中部地方郡,韦斯特门郡开始,他带着雷霆军团的官兵将沿途的领地贵族和地方官员,还有富商土绅什么的全都一网打尽,没一个漏网,甚至连这些被抓捕的家里有多少的财产都一清二楚。

带队的一个少校军官很好奇,问他是怎么这么清楚这些富人的底细,结果这位领地男爵说起来一把心酸泪。从他父亲开始,沉湎与外出冒险寻矿发财的美梦,然后把家里的一切都抵押,还借了笔债务。结果被人骗了,购买的那片山地是个白卵,什么矿产资源都没有,还让他们家族背上了一笔沉重的债务......

当他父亲忧愤离世前,他们家三兄弟为了这个爵位那个谦让啊,谁也不想当这个领地男爵,领地已经被抵押了,谁继承这爵位谁负责这笔家族债务,结果他倒霉抽中了签,就这么成了个光头领地男爵,除了这个爵位,还有那笔还不清的债务。之所以清楚沿途这些地方城镇富人的底细,是因为他从这些富人那里借过钱的原因。

说起来他也算是聪明,很清楚家里欠的那笔债务数目太巨额,每年的利息对他来说都是最大的支出。于是他就想办法从这些富人那里借钱凑齐了把那笔巨额债务还掉,这样再每年偿还一些别人的债务,自家也能有个还清欠账的指望。比如原本一万的债务,他分成二十个五百,这样每年还一个,一是能减少利息,二是能还清这些欠账......

现在好了,自治领军区来了,他成了带路党,把债权人一扫而光,就无债一身轻了。而且雷霆官兵抄家时他还能打打下手,那些看不上的东西扔给他,他也算发家致富了。因为干得不错,就被委任为地方守备武装的负责人,纠集了一些同样投靠自治领军区的带路党,组建了个卫国阵线,专门为自治领军区干些跑腿的活。

克洛德还真不明白博克阿尔上校是怎么选中这个卫国阵线的组织成员准备扶植他们成为一股分裂势力,说起来这些应该都算希奸,对自治领军区的忠心是有,但能力太差了。克洛德为此很不满意,但军情部大叫冤枉,他们说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可能找出个枭雄来啊,还不如便宜了这些看起来很老实很听话的带路党......

可问题是这些老实听话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三章 两封信和卫国阵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