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饥荒这类生存游戏,就不得不提一下,已经被人说烂了的需求层次理论。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到的。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为什么说它被说烂,是因为它的应用范围真的很广,其中就包含游戏领域。
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在这五种需求中,生理需求在最底层,实现的难度也最低,后面依次越来越高。当然,越难实现的需求,在实现之后的舒适感也就越棒。
能够玩到自我实现需求这一层的,都是行业内顶尖人物,物质需求都已经不是问题了,低层次的已经变得唾手可得,自然而然的会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也有条件这么玩。
比如杰克马,他常说的一些听起来很装比的话,像什么四十大盗的目标是为了培养更多狗东、还有什么社会责任之类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真心话。
而在尊重需求这里,就是网络游戏主要研究的一层了,原因无他,就是更容易赚钱而已。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装比需求。
就像在毒奶粉中,一起刷团本的时候,你穿着一身当前版本最牛批的装备,带着一群咸鱼一路秒过去,这些咸鱼就喊什么卧槽、牛批、主西666、大佬还缺腿毛吗。
这个时候就会爽度爆表,恨不得20人的团本,其他1ss。
这就是尊重需求的实现。
想要这么爽,你就要充钱。
土豪是这一层的主要目标人群。
这还只是二十个人,把这个爽感记住,以此类推,你就能想象到杰克马在不知道多少人的注目下,说那些装比话,玩更高层次需求的时候,有多爽了。
特别是当别人觉得他说的是真的时候。
社交需求就是很简单了,常规的网游都有这种东西,帮派、师徒、结婚都属于这一层次。
实现起来也没多困难,只需要打打字就行了,脸皮厚一点,多带带一些女性角色刷刷副本,说不定还拐个妹子回家。
当然,也说不定会是个大汉。
剩下的两个,就是饥荒所属的层次。
和舒适感相反,层次越底,带入感就越强。
毕竟大部分玩家都只是普通人,真要做一个杰克马的装比人生这种游戏,没几个人能带入进去。
饥荒所实现的游戏方式,是大众玩家没怎么接触,又很容易带入的方式。
采集、砍伐、挖掘、种植甚至狩猎这些都是玩家们感兴趣,但是有没办法做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野外求生直播很火的原因。
我没本事求生,但是我能云求生啊!
所以玩家们一旦认真的玩下去,就很容易投入进去。
所以在游戏发布的没几天之后,舆论就悄悄的开始反转了。
玩家给出的评分,完全符合被说收钱的游戏媒体的评分。
“我是沙比。”
“我能说我其实为了挑刺才买这个游戏的吗?结果一玩,完全就沉迷进去了23333”
“没想到有天会因为捡到屎而这么开心。”
“不说了,以后我就是方纵娱乐的铁杆粉。”
“一天忙忙碌碌后,晚上在火堆旁发呆的时候,才发现一个人会有多孤独。”
“最初吸引我开始玩儿的是,我发现居然可以钓鱼,可以种田,还可以做出各种美味料理。这在其他游戏是完全没有的体验!”
“开始刚玩了没几分钟就因为黑夜来临死了,当时是懵比的,什么鬼?然后重头再来,学会了做火把,终于把黑夜熬过去了,好不容易活过几天,拼命的收集,结果路过池塘的时候被青蛙弹了几下,死了。”
“我也是,老公看我玩,于是也入坑了。两个人玩这个游戏真的很快乐,你打猎来我捉鱼,我采萝卜你晒肉,好像回到了多少年前,一起为建设一个新家而奋斗。”
“玩饥荒深切体会了这句话:道理我都懂,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对于新手来说,它真的就是饥荒!!”
“《饥荒》又名:永不言弃——我的365种不同死法。”
“一个不挣扎着就无法活到明天的游戏,告诉现在的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们所谓的自由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无数人共同奋斗建设这个社会的成果。”
“这些怪都在我家边上不造想干嘛!!我好怕啊qaq!“
除了这些普通玩家以外,作为一款优质的国产单机,一些游戏up和一些单机游戏主播,第一时间就买了。
这些观众在看了视频和直播后,发现好像和先前的说好不一样啊。
不是说国产游戏都是垃圾的吗?
这不是挺有趣的嘛。
于是口碑又一步发酵。
一堆戏精附身的网友们,又跑到杨阳的微博底下道歉。
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的对不起,当然也有嘴硬的。
“对不起,我是沙比。”
“说好的3a,我等着你。你敢出我就敢买!”
“我已经买了十套,就当支持国产游戏了,说好的3a,你得说话算话。”
“@xxxx出来挨打!“
“真香!”
“有必要那样吹?我买了,进去玩了三分钟,就退款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很一般,没说是垃圾游戏我已经很客气了。”
“不好意思,楼上是我家的狗,没关好门让他跑出来了。”
“下一次注意点关好门,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