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盛唐开始于南海>第257章又成侯爷了

尽管土豆是云家从美洲取回并培养出来的,但推广还是要朝廷来,云家还没有这样的权威和渠道。

云浩在外人面前还是很给李二面子的,恭敬的把一把绑着红绸的铁叉呈递到他面前。

“请陛下为神种开……光……镰!”

云浩舌头一打滑,差点把“开镰”说成了“开光”。

“呵,把舌头捋直了!”

李二瞪了他一眼,将铁叉插到地上,从李孝恭手里接过一把点燃的檀香。

“皇天后土,佑我大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李二朝着东方拜了三拜,便把檀香插到了地头的水渠边上。(是不是和老农祭神很像?)

接着拿起铁叉来到一畦土豆秧前,按照云浩的指点在土豆秧外半尺的地方下叉,向后轻轻一拨叉把,五六个鹅卵状的、带着泥土的土豆便随土豆秧子漏了出来。

云浩抓起秧子抖了抖,土豆外面包裹的泥土掉落不少。

“这就是土豆,亦菜亦粮,是我云家船队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取回的。”

“某些人说我的英雄论会让大唐无人种田,产粮减少,今日就请诸位看看我的底气!”

云浩环视一周,对李二道:“陛下,请这些来宾一起来挖吧,免得他们说我作假!”

云浩的声音很大,那些保守派的脸色有些难看。

李二也想早点结束乱糟糟的局面,躲在后宫里陪老婆固然很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容易遭人闲话。

所以他吩咐道:“今天要把所有的土豆都挖出来,大家一起动手吧,收完了在称重。”

皇帝发话,众人纷纷下地。

云浩坏的很,给自己人的工具是专门的铁叉,给那些保守派的却是锄头,还是庄子里那些在犄角旮旯里生锈的旧货,连个盛土豆的筐子都没给。

这帮身着华服的家伙心里恨得牙痒痒,嘴上却不敢说什,只顾低头干活……没看皇帝都累的满头大汗了吗?

要说干农活,还得看那些庄户的。

一个心急的庄户挖出土豆,也顾不得脏不脏,在破旧的麻衣上擦擦泥土,迫不及待的咬下一小口。

土豆生吃的口感很差,但其中的淀粉味道让他很欢喜。

“是粮食,真的是粮食!快挖呀,看看产粮如何!”

这话一出,庄户们干劲更足,手下的动作快了好几分,就想是在自家田里干活一样。

云浩笑道:“各位叔伯,这土豆不能生食,要烧熟才好吃。”

“大家加把劲儿,等收完了我让人做熟给各位尝尝。”

那个生吃土豆的庄户道:“云侯爷,俺是窦家庄的,您这种子能卖俺们一些不?”

“当然可以,云家带回土豆就是为了让大家吃饱饭的。”

云浩小手一挥,叫来胡允,吩咐道:“等收完了,给各庄上来帮忙的每家发一百斤的土豆,咱家派人去指导庄户们如何种植。”

“大少爷放心,小的稍后就安排。”

胡允大声答应,又俯身在云浩耳边小声道:“今天来的人太多,庄子上的肉不够用,这土豆炖肉要不要……”

“给咱们自己人做土豆炖牛肉,庄户们吃红烧肉,至于那些家伙……”

云浩朝那些灰头土脸的保守派努努嘴,说道:“生几堆火,把带皮的土豆扔进去烤了,有他们吃的就不错了。”

“这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少爷我看他们不顺眼!”

胡允一愣,笑道:“那……小人把他们的茶壶撤了?”

“嘿嘿,你很懂我,我喜欢。”

得了表扬的胡允叫来几个孩子,让他们偷偷摸摸的把正在抱怨的保守派的所有水壶和杯子都撤掉了。

人多力量大,二十亩的土豆看着不少,几百个人一起动手,三个多小时便收完了。

接下来便是称重,苏令农带着司农寺的官员负责掌称记录,四十多杆大秤忙活了一个来小时,终于得到了最终的结果。

苏令农看着汇集起来称重数据,激动的不能自己。

“陛下!陛下!”

苏令农有些失态,对着李二大叫道:“神迹!神迹啊!”

李二没有怪罪他,而是平和的问道:“土豆的产量如何?”

苏令农听到皇帝发问,收拾一下情绪,恭敬道:“回禀陛下,此处有十五亩水浇田和五亩旱田,共收获土豆三万九千斤,水浇田亩产两千三百斤,旱田亩产九百斤!”

“嘶……”

数据一报出来,全场的人都抽了一口冷气。

确切地说,他们都被这个产量镇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高产的作物,亩产两千三百斤,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是云浩说这种土豆亦菜亦粮,但却是能填报肚子的啊!

种两亩地的土豆就可以养活一家四口人了,要是种五亩十亩呢?

最神奇的是旱地都有九百斤的亩产,这可是水稻产量的三倍,小麦产量的四倍,一亩地的产量便可以养活一个人。

大唐有多少水田他们不知道,但却知道旱田的面积是水田十倍不止,就算只有一半的田地中上土豆,那能出产都少粮食啊?

李二没有被这些数字冲昏头脑。

他知道土豆并不能完全代替粮食,一种新作物的推广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么高的产量也会引发诸如谷贱伤农的问题,对大唐的粮价冲击必定很大。

“云浩,这东西的产量是很高,但是水分很大,不耐储藏,能不能替代粮食还有疑问。这些


状态提示:第257章又成侯爷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