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全能系统之大秦国师>第69章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李丞相,本君听说是你建议陛下焚烧百家书籍,独尊法术的吧?”萧鸿整理整理了衣衫,大步来到李斯身前沉声道。

“不错,正是本官建言陛下焚烧”虽然李斯比萧鸿官位低,但是现在两人政见不和,所以李斯不会让步。

“那么本君要问问你,你建言陛下焚烧百家书籍的用意是什么?”萧鸿打算先弄清楚李斯建议秦始皇焚书的目的,才好对症下药。

“现在数日前百家门徒敢公然诋毁大秦律法,甚至将其刊登在报纸上,传扬天下,如此下去岂不是国家不稳。我大秦能征伐六国,靠的就是自商君以来的,以法立国,以法强国,现如今这些百家门徒居然敢公然诋毁律法,而且百家门徒不断宣扬自家学说,蛊惑民众,此乃大患,因此本官才建议陛下焚书,为的就是统一思想舆论,避免百家门徒蛊惑愚民,阻碍朝廷政令,保证皇权严威。”

“原来是为了愚民啊”萧鸿终于清楚了李斯的目的,也明白为何秦始皇会心动了。

“陛下,李斯的目的微臣已经清楚,但是臣认为焚书之举不可。上古有仓颉在凤凰衔书台造字,使我华夏之始有文字记载,经历三皇五帝,传承已过万载,而经历万载也才造就了我华夏今日至风华物茂。而百家诸子不畏生死,涉足山川大河,目睹王朝兴衰,品人间百态,呕心沥血才编撰出传遍至今的诗词歌赋,而也是正是因如此,才能教化出万民尊礼守德,也才有了如今我华夏文德昌盛之气象”说这里,萧鸿准备开始忽悠人

“想当年,臣从天庭来到华夏之时就和诸子百圣交谈过,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华夏长盛不衰,而天庭封君的仓颉,本君也和他交谈过,他造字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华夏文德可以永传万世。现如今陛下扫六合,奋六世之余烈,历经六代君主,经陛下十年苦战才最终一统六国天下归一。而今天天下安定,正是收服六国百姓士子人心的关键时刻,如听信李斯妄言,行焚书之举,必令天下士子百姓寒心,都会认为陛下是数典忘祖之君,必会把他们推向六国余孽”

“而至于李斯所说的愚民之策更是胡言乱语。陛下,臣这里有句话献给陛下: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而这句话正是李斯的老师荀子的话,不过萧鸿把这句话稍微加了点字。

“这句话可是荀子的《王制》?”秦始皇身为帝王,自然通读过很多百家诸子的名作。

“正是出自荀子的《王制》陛下,治民如治水,上古先贤大禹犹可知治水堵不如疏,而治民也是如此。大秦四十二郡,两千万百姓,他们之中读书识字之辈多如牛毛,藏书又何止百万,陛下难道真的能一把焚尽所有诗书吗?”

“况且诗书为人制作,对于百家门徒来说,他们先贤所做的典籍都在其脑海之中,就算焚尽书籍,就能真的杜绝吗?难不成陛下还要杀尽天下百家门徒吗?所以陛下就算今日焚尽百家典籍,可是任然堵不住悠悠众口,恐怕到那时反而会是他们无所顾,拼的玉碎也要覆灭大秦。而本君再来的路上,已经有上百人要和李斯同归于尽,其中不少人还恳求本君降下仙术,如此这样陛下你真的能护住李斯一辈子吗?”

“现如今百家门徒齐聚咸阳,其目的就是想用毕生所学报效朝廷,希望为了大秦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陛下您有怎忍心让天下士子寒心呢?而这篇文章,微臣也看了,虽然言辞有些偏激,但是确实实实在在的为大秦考虑。如今在微臣的报社管理下,整日闲来无事的百家门徒都找到了事情做,其中不少门徒更是发表不少有利于大秦的看法,他们其中还有部分人被陛下封官。可是一旦陛下下令焚烧百家书籍,岂不是让百家门徒离心离德……”

说了这么多话,萧鸿都把自己说渴了,吸了口气,看着李斯,道:“昔日李相不顾危险献《谏逐客书》,劝解陛下勿要驱逐客卿,还阐明了宗族之所以排挤外客的原因,致使天下贤士投奔秦国,才有了今日我大秦的气象。可是现如今李相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这和当如劝解陛下的宗族有何区别?李相岂不知此乃断绝大秦生机恶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但是”萧鸿话锋一转:“李相的考虑也确实有他的正确点,百家不断招揽门徒,向万民传达他们的思想这件事确实不能不防,所以微臣建议陛下,新建一座万人学院,收天下门徒,选取可用之才和可用之学说。让他们在朝廷的监控之下授课,为我大秦培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

“万人学院?”秦始皇疑惑的问道:“武安君,你说的这个万人学院为大秦培养人才,可是学生?”

“陛下,这所学院的人可以从百姓之中挑选,其考核办法均有朝廷出题,及可以杜绝作弊之人”

冯去疾出列道:“武安君,可是天下百姓千千万万,如果全部聚集在咸阳考核,那天下岂不是大乱了?”

“冯相的担忧,本君早已有了对策。考试分成三次,第一次在各县举行,通过第一次的考试的人,才能进入第二次考核,而第二次考核则在各郡举行,通过第二次考核的人才能来咸阳参加最终考核。而且参加考核的人年龄不能大于十四岁,如此这样便可以解决百姓齐聚咸阳的问题”

“那么考题?”冯去疾继续问道。

“考题均有本君出,分成三个难度,而且考核人员都由咸阳派出,如此可以杜


状态提示:第69章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