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抗日之超级战神>第三百八十二章:突围的命令(求订阅!)

这一天,内山英田少将的心情就像是过山车一样!

原以为援兵即将抵达,他们能稍稍松口气,甚至于还想着要不要配合城外的援兵给那些可恶的支/那军队来一个中心开花,彻底的击溃甚至于全歼这支敌军。

结果晚上八点半的时候,他们相继接到第六师团长坂本中将以及热河省主席兼热河警备司令张海鹏发来的紧急电报,称他们两路援兵在距离赤峰城六十公里外的地方遭到支/那人袭击。

兵员虽然没有啥损伤,但是通往赤峰的火车道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按照工兵的估计,恢复通车至少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

而且现在还不确定到底是就那个地方的铁路遭到了破坏,还是前面还有地方被破坏了,如果被破坏的里程实在是太长的话,那抢修的时间将会更长。

最可怕的是,如果有铁道桥被炸毁的话,那后果就更严重了,没有半个月甚至于一两个月别想通车,毕竟大冬天的实在不太适合做工程。

这个消息对于急等援兵的内山英田等人来说,真心是一个噩耗啊!

从眼下的局势以及内山英田对支/那人的了解,他们必然会不炸毁那些铁道桥的,以此来阻止援兵抵达。

如果对方放弃炸毁铁道桥梁涵洞,反倒不正常了!

所以,援兵似乎...不...应该是肯定指望不上了!

眼下城外的战斗正酣,求援电话不断地打到守备司令部,内山英田已经将身边最后一支警卫部队派到了前线督战,真的已经没有不对可派了。

当下,内山英田自述,报务员代为撰稿,一封言辞诚恳且略带悲情的诀别电报发往了新京的关东军司令部和第六师团部。

接到这封诀别电报之后,菱刈隆大将不敢怠慢,当即电令内山英田,严厉命令他不得自杀,同时命令他,如果实在局势无法挽回的话,允许他指挥所部兵员突围。

菱刈隆大将也是没办法,他可以容忍一支部队丢失一座城池,甚至于也能容忍一支小部队被人全歼,但是却绝对不能容忍一个少将被人打死,或者是被俘!

甚至于自杀都不行!

尽管是军人,但是菱刈隆大将却和一般的日本军人有一个极大地不同点,那就是他并不认为切腹自杀就是对天皇陛下的忠诚,更不认为那是荣誉的死法。

其实不仅仅是菱刈隆大将这样想,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日本高级军官都是这样想的,因为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思想高度。

他们这些人很清楚,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不过是彻头彻尾的骗局,是日本教育扭曲之后的结果在军队里的延续!

大和民族是一个极其善于向强者学习的民族,他们凭着惊人的智慧完成了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开启了极具影响力的明治维新。

而明治重臣们在他们拼命赶超西方的努力中,认识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日本人民进行的教育,所以他们早早的就建立起一个义务教育制度计划。

这一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号召政府建立54000所小学,这一内容的落实速度快得惊人,并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1860年,日本的大多数人口还是文盲,但到了19、20世纪之交,日本已经变成了亚洲受教育程度最好的国家,公民中的读写率达到了95。

然而和其他所有的东西一样,教育在日本也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扭曲。

在1****0年颁布的一道诏书中,发表了一个整个国家都要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典,它取得了神圣的法令地位,将日本一直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战争结束。

另一道《教育敕语》要人民“永远忠诚虔敬地团结在一起”,号召天皇的臣民们要“增进大众的福祉,增进共同的利益”,并且要“尊重宪法,遵守法律”。

然后就是强烈地劝勉,要人民担负起义务,在即使无望取胜的冲突中也要奋力作战。

诏书中说道:“无论发生了任何意外情况,都要勇敢地为国家贡献出自己,以此来保护和维持我们皇权的繁荣,使之与天地同存。”

在其他大多数国家,这种诏书只不过是一个例行宣言,而且很快就会忘在一边。

然而在日本,对于全国各地的学校来说,宣读《教育敕语》已经变成了一种宗教性的仪式。任何人如果要接触写有这些神圣词句的纸卷儿,都要按要求戴上白手套。

有的校掉在地上,或者在宣读中发生了错误,就会采取自杀的方式来谢罪。甚至于发生火灾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可以不抢救,第一个要抢救的就是诏书,这种情况就更加不用说了。

整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是以培养强烈的爱国心为目的,而爱国心又集中在天皇身上。课程中包括道德课,崇敬自然神迹的古代神道退隐下去,而由日本国家和天皇占据优先地位的好战的现代神道教则在道德课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在文部省制定的规则中,将历史教育的目标规定为“为了使儿童们理解帝国的基本特征,并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同样地,进行地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向他们灌输热爱国家的思想”。

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中小学生遵守着“远距离的崇拜”的常规,每天早晨都向着皇宫的方向鞠躬60秒。孩子们还被教导说,在集会中,如果天皇偶尔莅临,他们必须低下头来,目光向地,以表示对他的崇敬。

而且,老师们每天都要问男学生们:“你们最大的抱负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二章:突围的命令(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