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都市现代>名门正派不易做>第134章 新妇素手裂红裳

莫声谷与易天海定下赌约,两帮弟子再无二话,一同离开了酒楼。莫声谷在酒楼中呆了大半日,早已气闷不已。走出酒楼,空气亦为之一清,他只觉心胸开阔,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眼角的余光下意识地飘向正站在他身侧的宋青书。

夕阳之下,他的师侄微微垂眸,晕黄的光线细致地勾勒出他俊美的侧脸轮廓和颀长削直的身形,然而他却好似并不适应这变化,只悄无声息地微微蹙眉稍稍避向了阴影处,任由那一地碎金无奈泻落。

莫声谷只在心中轻声一叹,刚欲开口,耳边忽然听到一道刺耳的破空之声,他急忙伸手一扯宋青书,只听得“夺”地一声,一支珠钗擦过宋青书的脸颊牢牢地钉入了酒楼的门框上。众人只见这支珠钗的钗身已全数没入门框内,而钗尾缀着的明珠翠羽却是半分无损,足见掷钗之人的内功已是收发自如至臻化境。眼见只差一寸,这支珠钗便要取宋青书性命,莫声谷不由怒气勃发,当即厉声高喝:“什么人?”

不一会,这酒楼外忽然响起一连串长笑声,又有一个尖锐的声音伴随着这笑声而起。“安庆城外,绿柳山庄。宋青书,我家主人请你一见,你敢不敢去啊?”说话之人内力了得,这两句话便好似自四面八方同时而起,教人分不清来人究竟藏身何处。他话音方落,笑声即止,酒楼外再无半点声响,显然已遥遥远遁。因明教教主张无忌在安庆大婚,这安庆城中早已布下众多明教弟子,即便不是天罗地网也算得严防死守。可众人见此人武功奇高来去自如,一时间面上都有些不好看。

此时,宋青书的目光却已转向了门框上的那支珠钗,那是一支凤凰含珠式样的珠钗,模样有些眼熟。珠钗虽精致但珍珠已略显暗淡,显然是有些年月。由于钗身已全数没入门框内,若是强行拔出难免对珠钗有损。只见他屈指在门框轻轻一敲。那支珠钗受他内力所激,竟是即刻自门框上反弹了出来。他随手接住珠钗,手指轻轻一抚钗身,忽然转身向莫声谷言道:“七叔,我……”

怎知他话未说完,莫声谷已然沉下脸道:“你又要去哪?”

宋青书见莫声谷面露不悦,急忙坦言道:“七叔,方才那人是鹿杖客。”他天生过耳不忘,鹿杖客虽说不曾露面,宋青书却是早已认出了他的声音。

众人一听来传讯之人是鹿杖客,而宋青书手中又拿着一支珠钗,这气氛竟立即松动了起来。万安寺外宋青书与赵敏的一番对答早已哄传江湖,宋青书为救赵敏不惜自身坠下高塔之事更是人尽皆知。

唯有莫声谷深知内情,料想赵敏此次与宋青书相见必无好事,不由面色一凝,只道: “我陪你去。”

宋青书当即点了点头,他有前世记忆,自然知道赵敏此次前来怕是与张无忌的亲事有关。只是事到如今,他着实不懂聪慧如赵敏,为何仍要纠缠下去。

却是丐帮弟子见莫声谷也要随宋青书去见赵敏,当下同时请命同行。莫声谷与赵敏几番交道,虽不敢担保她对自己绝无恶意,却也心知此行并无多大危险,便摇头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临行前,易夫人拉着宋青书的手低声提点道:“青书,那邵敏郡主终究是蒙古人……”

宋青书怔愣了一会,忽然明白了易夫人话中深意。有莫声谷在他身旁,他顿时面红耳赤尴尬不已,结结巴巴地道:“什,什么啊……师娘,你误会了!”

易夫人难得见宋青书这般害羞,哪里肯信他,只意味深长地问道:“当真是师娘误会了?”

宋青书无奈地叹了口气,一时之间竟有些百口莫辩。方才他还认为赵敏既已看穿张无忌的真面目便不该再来纠缠,如今他却一心盼望赵敏明日万勿失约才是!

宋青书不答话,莫声谷却已断然言道:“大嫂当真是误会了!青书自会娶好人家的女子为妻,琴瑟和谐、儿孙满堂。这赵敏乃是蒙古鞑子,配不上!”

易夫人早知武当派门规森严,莫声谷既然这么说,她便信了,只随手拍了拍宋青书的手背最后嘱咐了一句:“一切小心!”

不多时,莫声谷与宋青书二人来到城外的绿柳山庄,由仆人引着穿过厅堂来到后花园,但见园中山石古拙,溪池清澈,花卉错落,和风送香,教人精神为之一畅。此时此刻,倘若张无忌在此必然能够认出这个“绿柳山庄”的样式与他曾去过的那个“绿柳山庄”乃是一般无二。在水阁中相候的自然是赵敏,只见她着一身青衣,正在水阁中低头操琴,原本雍容华贵的形貌间难得露出几分温柔秀丽。一曲罢后,她随手推开长琴,只抬头向宋青书笑道:“宋少侠,小妹观今日月色清丽,若有所思所得,可惜学艺未精,贻笑大方,还请见谅。”

宋青书并非张无忌,琴棋书画他无一不精,自然品评地出赵敏方才那一曲“有所思”技艺精湛情真意切。他轻声一叹,忽然言道:“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邵敏郡主,你这又是何苦?”

这两句是梁武帝萧衍的诗句,萧衍虽说因佛误国,可也确然是才华横溢。赵敏见宋青书随口便引用出萧衍的诗句点出她方才一曲的曲名,不禁讶异地望了宋青书一眼。然而转念一想,宋青书深得武当派悉心栽培,有这等造诣却也是应当。想当初她在甘凉道上的绿柳山庄设下酒宴,等着张无忌到访,倘若那时她找到的是那个真真正正的“张无忌”宋青书,之后的事又会如何?造化弄


状态提示:第134章 新妇素手裂红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