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冒牌韩信>第194章 伐辽(一)

汴梁,皇宫,书房。/p

韩信和李儒相对而坐,李儒轻声说着,话毕,等待韩信的指示。/p

“这么说,这梁山众人虽解散了,可还是有人恶习难改,依仗身份欺男霸女、草菅人命?”/p

“是的,陛下。”李儒道。/p

韩信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道:“既如此,就休怪朕不讲情面了。”/p

“文优,明日大军出征辽国,两国交战,且大乾新立,势必有蛇鼠之人在暗地里作祟,朕命你在后方查处一应违法犯禁之人,再让王越配合于你。”/p

“证据确凿者,格杀勿论。”/p

“微臣领命。”李儒道。/p

之后,韩信挑笔在纸上信手写下几个名字,然后他从腰间拿下一枚刻着“天诛”字符的玉佩递给李儒,道:“拿着这枚玉符去找王越,顺便把这几个人处理了。”/p

“是,陛下。”李儒没有多说什么,作为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p

接过纸张,李儒看了一眼上面的几个名字,就把纸张放在烛火下点燃。/p

白纸虽燃尽,可是那上面的几个名字已经被他死死记住。/p

秦桧。/p

张俊。/p

……/p

1120年九月末,大乾兴师伐辽。/p

在今年四月份,刚刚打下辽国上京的金国见状,上下一阵商议,也跟着起兵向南,朝辽国中京进发。/p

大乾虽不是大宋,但是国内民众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大乾军队过处,迎来的是热烈的欢迎和对战果的期待。/p

行军马车内。/p

韩信默默看着道路两旁看热闹的人群,一部分百姓拿着蔬菜、鸡蛋、水果递给行军的士卒,殷殷切切地絮叨。/p

过了半晌,他放下车帘,看向众人道:“人人都说王师一出,燕云之地必壶浆来迎,你们怎么看。”/p

“那是他们太想当然了,燕云十六州可是脱离大宋一百多年了,人心难测啊。”郭嘉边吃着水果边随口道。/p

“陛下,我同意奉孝的话。”贾诩道,“人心自私,那童贯等人蒙蔽宋帝,说这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如何思念故国仰望朝廷,其实这样的话完全是瞎说。”/p

“北地的百姓,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及辽国的汉化统治,早已和当地人融为一体,他们对我们这‘王师’挑起战争,不是箪食壶浆欢迎,而是憎恶,是对战火破坏他们家园的仇视。”/p

“不错。”郭嘉点头接道,“辽地不同于中原,大乾也不同于大宋,没有和士大夫共天下的意思,那帮世家大族可未必欢迎我们。”/p

“是以,这次我们的军事行动要迅速,不能拖延变成持久战,另外还要防备这些世家大族拖我们后腿。”/p

韩信听着两人意见,默默点头,确实,按照史书记载,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燕云十六州可是风吹墙头草,人人两边倒啊。/p

……/p

韩信此次带了六十万大军北上,单单对付一个日薄西山的辽国自然不用这么多人。/p

可是他知道,两宋位面以后的大战都将集中于北方,加上辽国一灭,大乾和金国的大战一触即发,他自然要未雨绸缪。/p

大军分三十万原三国位面的骑兵,和裁撤后重新招募起来的原大宋士卒。/p

行军路上,每个老兵带一个新兵,行军的同时教导新兵战场经验。/p

是以,大军经过一个月赶路,才到达河北。/p

河间府,莫州。/p

“末将拜见陛下。”大军停驻休整,防御河北一线的徐荣立刻前来参拜。/p

“将军免礼,来,给朕说说这边境详情。”府衙大厅内,文武分左右而坐,韩信走下高台,示意众人看中央沙盘。/p

“末将遵命。”/p

徐荣见韩信和众人围绕过来,他拿起沙盘上的木杆,在代表辽国的红色疆域上画了一个圆圈。/p

“陛下请看,这片红色疆域就代表着辽国。”/p

“辽国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五部分,辽人也以道分国土,其每道又称京。”/p

“北方——上京道治上京临潢府。”/p

“中部——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p

“东方——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p

“南方——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p

“西方——西京道治西京大同府。”/p

“我大乾从南而上。”韩信道,“这么说,如今我们即将和辽国南京道接壤?”/p

“陛下说的不错,莫州再往北就是南京析津府。”徐荣道,“析津府管辖易州、涿州、顺州、蓟州、檀州。”、/p

“而挡在我军前面的是易州和涿州。”/p

“给朕与诸位详细说说这易州和涿州的情报。”韩信道。/p

“是,陛下。”徐荣应答一声,把木杆指到标注莫州的字样上面道,“易州在莫州西北方向一百五十里,涿州在莫州正北方向一百里。”/p

“易州下有三县,分别为其东南六十里的易县,州东四十里的涞水县,和州东八十里的容城县。”/p

“涿州下有四县,分别为其东南九十里的固安县,州南六十里的新城县,州北四十里的归义县和东北方向的范阳县。”/p

“这么说,大乾想下易州和涿州,只要打下这几个县城就可以了。”韩信道,“可知城内防御状况如何?”/p

“这段时间,末将看辽国有所增兵,不过其主力还在防备北面的金国,以我军实力,克日可下其城。”徐


状态提示:第194章 伐辽(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