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穿越重生>我有一只外星猫>第260章 小灰人就是灰星人?

余小星点点头:“是的,当时还是恐龙时期的地球,待灰星人看来就是原始文明。”/p

“但两个星球生命文明的生存条件并不相同。”/p

“所以,一开始,即便是灰星人对地球文明非常感兴趣,也只是单纯的感兴趣,就跟我们会对一个新物种感兴趣是差不多的道理。”/p

“他们或许会派舰队来研究地球,但那种情况下,他们倒是不会想着如何还毁灭地球。”/p

“灰星人应该不会像马阿尔法星人那样喜欢杀戮。”/p

“毕竟他们是从重重的火山堆里生长起来的文明,他们应该懂得生命的宝贵。”/p

“但它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对地球进行攻击。”/p

“想把地球当做他们的第二家园。”/p

“因为他们的灰星被别人给毁灭了,他们仅剩的有生力量一定在他们正在探索宇宙,还没有来得及回到陆地上。”/p

“他们不想被毁灭,一个星球文明不想就这样被毁灭。”/p

“于是,他们选择了地球作为自己的第二家园。”/p

“方法就是将灰星爆炸后的一个行星碎块引入到撞击地球的运行轨道上来。”/p

“着这样行星碎块撞击地球,一定会使得整个地球地壳产生剧烈运动,有可能还会引发发规模的火山爆发。”/p

“再加上灰星碎片撞击地球之后的烟尘会很快重上天际,充满整个大气层。”/p

“而这种环境,不正是灰星人原来家园的样子吗?”/p

余小星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p

众人想了想,这在逻辑上,确实是说得通的。/p

“有意思。”一项擅长逻辑推理的周晨光推了推自己的墨镜表示对余小星所说非常感兴趣。/p

希维斯也点点头:“是的,是灰星人引领灰星的残骸,也就是你们所说——撞击地球的小行星。”/p

“他们的本意并是要毁灭地球文明上的生灵,他们只是想要将地球建立成自己喜欢居住的样子。”/p

“只不过,他们误打误撞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灭绝了地球上的恐龙。”/p

希维斯的话语好像一直都很偏向灰星人,这句话似乎还有点想要为灰星人辩解的味道。/p

“您好像在替灰星人说话,他们难道灭绝了地球一次,心里不会感到一丝内疚吗?”张胜男有些气鼓鼓地说道。/p

希维斯微微拉动了嘴角,好像是在微笑,又好像是在冷笑。/p

余慕生倒是出来替希维斯解释了这个问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适合地球上的生物竞争关系,也同样适合宇宙中各个文明之间的较量。”/p

“灰星文明面临了天泽,它们在生死存亡之际,选择尽可能的办法让自己文明能够有人活下来,这也是符合常理的。”/p

“而且,恐龙被灭绝这件事,我们还是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它。”/p

“如果不是恐龙被早早的灭绝掉,也许到现在,我们的世界还是恐龙的世界,你我现在不是坐在这里柔软的沙发上在这谈论这些问题,而是应该在草原上寻求着自己的食物。”/p

“也许只有灭亡才能重生。”/p

余慕生如是说道。/p

……/p

“好吧,好吧,好吧,你们都替希维斯说话。”/p

“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得需要证据证明才行,哪有一群人举在一起随便聊聊就能得出结论的。”史奈斯·巴特尔说道。/p

众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p

……/p

“我们今天会议的目的并不是这个,不是这个!”希维斯原本有些低着的头猛人抬起来。/p

“我们是为了弄清楚余小星和黑大头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已经弄清楚了。”/p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讨论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些天成凶残而且还智商很高、科技水平很高、医疗水平也很高的马阿尔法星人才好。”/p

余小星点点头表示高度认同。/p

余小星说道:“是的,据黑大头的描述,马阿尔法星人确实是宇宙中出了名的冷面无情。”/p

“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相当残忍。”/p

“他们一直都有着称霸宇宙的梦想。”/p

“但是后来他们战败之后,宇宙联盟对他们的科技和星球都进行了极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p

“限制了他们科技的发展,而且影子人每时每刻的阿云都会和他形影不离。”/p

余小星顿了顿继续说道:“虽然他们的科技被锁死了,但他们以前的科技就比地球上不知道高出多少倍。”/p

“刚刚的两个视频我们也都看得很清楚,他们的飞碟是有能力摧毁我们整个地球的。”余小星说道。/p

闻听此言,众人都吓得一愣,除了早已经想到这个的希维斯。/p

……/p

“可能大家还对此感到不信,但也许有件故事能够让大家相信。”希维斯突然说道。/p

看来他最后还是要选择直面大家这个疑问,而不是继续会选择逃避。/p

众人都看向他期待着他的解释。/p

希维斯再次站起身来,边操控桌面寻找资料,边开始了叙述:“1947年7月的一天晚上,天气非常的糟糕,大雨倾泻,雷鸣电闪。”/p

“翌日,天气晴朗。牧民布莱索,恩应该就是这么名字,但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到一英里外的一个牲畜圈查看羊群是否受到雷击伤害。”/p

“刚走不远,只见草地上有许多发光的块


状态提示:第260章 小灰人就是灰星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