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科幻未来>第三帝国之鹰>第782章 大德意志牌铁钳(二)
到皮夏涅村,猛烈的爆炸声中,村庄在河南岸不到50户的房屋,顷刻间被摧毁一半。

“野蜂”自行榴弹炮和“天蝎”式自行加农炮跟着开火,将150毫米和88毫米高爆弹砸到皮夏涅村内。

房屋一间接着一间被粉碎,炮弹落进小河内溅起高大的白色水柱,刚刚过河的坦克如同无头苍蝇般在村内乱窜,原本跟着坦克一同过河的步兵,直接不见了踪影,各自寻找地方,卧倒在地躲避炮火。

猛烈的炮火压制住苏军的步兵,却无法阻挡坦克部队继续跨过小河。

似乎是被猛烈的炮火打出火气,苏军坦克部队没有傻乎乎地停在村庄里挨炸,接连冲出村庄开向南方,冲向炮弹飞来的方向。

“他们出来了,部队准备。”

随着莱因哈特上校一道命令,四号中型坦克营里,第四连的四号坦克歼击车率先开上斜坡,占据防线的中间位置,三个四号h型坦克连纷纷开上斜坡,只露出炮塔。

莱因哈特上校缩回炮塔,关上炮塔舱盖,坦克缓缓向前,将炮塔露出斜坡。

e-50“虎”式重型坦克的炮塔,不仅赋予坦克极具梦幻感的外形,也赋予了105毫米坦克炮8度俯角,和旁边的四号坦克歼击车一样。

利用缓坡遮挡住车体,e-50“虎”式坦克只需要将炮塔露在外面,就可以投入战斗。

只有炮塔露在外面,投影面积小,可以大大增加敌人击中的难度。

莱因哈特上校所在的重型坦克,打响了阻击战的第一炮。

居高临下,第一枚穿甲弹无视t-34型坦克的前装甲,击穿机枪射口右侧钢板钻进坦克内部,将那辆坦克击毁。

莱因哈特上校亲自给炮手指引目标,坦克炮塔缓缓转动,将炮口对准一辆慢腾腾的kv-85重型坦克。

“轰·····”威猛的炮声让莱因哈特上校全身的血液加速流动,肾上腺素瞬间攀升。

远处的kv-85坦克晃动着炮塔,似乎还没有找到敌人的方位,就被飞来的穿甲弹击中炮塔右侧的“脸颊”。

一块不知道是哪个部位的钢板碎片被抛上天空,画着弧线又坠落到地面。

战场上,炮声连绵不绝,四号中型坦克营的第一次齐射,让至少20辆苏军坦克横尸荒野。

部分苏军坦克更是被多辆德军坦克集火攻击,身上瞬间多出三四个弹孔。

很快,战场上,被击毁坦克油料被引燃,大火熊熊燃烧,黑色烟柱随风飘荡。

排着混乱的队形,幸存的苏军坦克乱成一团,蜂拥着冲向德军所在的斜坡,t-34型坦克冲在前面,kv-85重型坦克跟在后面。

不理离自己比较近的t-34型坦克,莱因哈特上校专注于远处的kv-85重型坦克。

顷刻间,又有两辆毫米穿甲弹击中,一辆被击穿车体右侧前装甲,一辆炮塔左侧被击穿,带着圆滚滚的弹孔停在战场上。

莱因哈特上校的“卖头”战术得到战场检验,获得巨大的战果,德军坦克平均每辆坦克只打出五枚炮弹,便将冲锋而来的苏军坦克集群摧毁。

斜坡北面,散落着六七十辆苏军坦克的残骸。

看到幸存的苏军坦克调转车头,慌乱地向皮夏涅村退去,莱因哈特上校果断下达追击命令。

四号坦克营开上斜坡,又俯冲下来,履带隆隆转动,在苏军坦克和坦克手的尸体旁开过,扑向近在眼前的皮夏涅村。

莱因哈特上校的b01号坦克跟着爬上斜坡坡顶,却没有下去。

上校钻出坦克,拿着望远镜看向皮夏涅村西面,恰好看到一支坦克部队沿着小河南岸,正在向东面开进。

那支部队由两个e-50“虎”式坦克连和一个装甲掷弹兵连组成。

既然敌人不打算进攻科皮斯尼基夫卡村,没必要让太多的部队在村庄里浪费时间,莱因哈特上校及时地抽调出这支部队,让这支部队回到小河南岸,沿着小河南岸东进,配合四号坦克营夹击皮夏涅村。

看到那支坦克部队快速接近皮夏涅村,几乎和敌人的败退的坦克部队同步抵达,莱因哈特上校满意地点点头。

败退回来的坦克,将恐慌带给皮夏涅村村内的守军。

看着从南面和西面冲锋而来的两支坦克集群,村内的守军仓皇逃窜,穿过小河,逃进村庄在小河北岸的建筑群里。

然而,在莱因哈特上校的指挥下,炮兵部队将炮火延伸到小河北部。

匆匆赶到战场的“虎”式重型坦克,刚好截住败退的苏军坦克。

一辆慌乱的t-34型坦克没有发现来自西面的敌人,只想着快速通过河上的渡口,逃回北岸,却被一枚来自左侧的炮弹击中左侧车尾。

带着惯性,坦克冲出七八米远,停在渡口南侧,恰好堵住半个渡口。

跟在后面的一辆t-34型坦克,想要从这辆坦克右侧开过,却没能逃脱追踪而来的炮弹。

坦克前履带刚刚进入水面,就被飞来的穿甲弹击中车体左侧中部。

炮塔舱盖打开,两名幸存的坦克手跳下坦克,淌着齐腰深的河水,穿过小河,逃上北岸。

刚刚跑出去不到五十米远,一串机枪子弹飞来,两人的后背冒出一团血光,一头扑倒在翠绿的草地上。

e-50“虎”式重装甲营第四连连长,米歇尔·魏特曼上尉亲自指挥坦克,第一个冲到渡口边,从侧面缓缓接近那辆被击毁的t-34型坦克,推着那辆坦克向东面移动,直到将坦克残骸推进渡口东面的草丛,才让坦克倒退回来。


状态提示:第782章 大德意志牌铁钳(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