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随着喇叭声,各营的士兵们集结。
军官们一番清点后,又发现少了许多人。各营各部都是如此,有的甚至整营整连的人,连士兵带军官全都跑了。
清点人数,向上报告。
吃过简单而不足的早餐后,各部继续前进,向着遥远的西南方向行军。
辽军的大规模逃亡以及缺粮的军情,一份份送回了京畿,传到了刘钧的手上。
楚军的情报员们都报告了联军的种种不利情况,他们缺粮少械,携带的炮火不足,更缺少粮草。联军放弃了正面进攻宁远和山海关,而是取道蒙古,向着密云和宣府这边来。
逆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他们想要仿当年黄台吉的战术,试图绕过防御坚固的关宁防线,绕道蒙古,来进攻燕北长城防线,甚至是绕道张家口,从那边破口入关。
刘钧看到吴三桂和祖大寿的十万大军,还没到达长城下,就已经损失了三万人马,十分高兴。
打仗,就是打的后勤。
况且,战争还得师出有名。
吴三桂既无后勤,又师出无名,他凭什么让手下的十万人为他卖命?吴祖两家的家丁为他们卖命很正常,这些人平时受到的待遇最好,甚至各个在辽西都有不少的田地,他们为了辽西拼一把,能理解。
可其它更多的士兵,虽多数也都是辽西土著,可他们也只不过是普通的士兵,很多人甚至不过是些炮灰罢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其实是之前各镇援辽兵败后被吴三桂和祖大寿所收编的。
如果有粮有饷,那么他们也许还会为了粮饷卖命。
可现在吴三桂既无粮也无饷,前途还一片灰暗,加之吴三桂在蒙古人那里杀的几百士兵,彻底的寒了这些人的心。
“让我亲自去密云坐镇吧,吴逆最可能从密云方向破口。”刚刚在新年后与刘钧四妹完婚的枢密院总参谋长傅山主动请缨。
他与刘家的联姻。使得傅山真正成为了刘钧最可靠的兄弟。
在不久前,傅山刚刚晋升为上将军衔,成为了大明军官的最高军衔拥有者之一。
“没那个必要,你坐镇枢密院就好。吴逆的部队缺粮少械。长途跋涉而来,一路军心涣散,士兵逃亡不断,他们就算到了长城下,又能如何?我们的可不光有长城。还有新筑的诸多棱堡和炮台。”
“你说不用操那个心了,这几年,我们讲武堂和教导团源源不断的培训出的这些军官、士官们,可都是军中精英,你还放心不下?你现在可是堂堂总参谋长,你应当筹划全局,而不是亲临一线指挥一个师或者一个镇。”
燕北长城。
位于山海关与居庸关之间的长城要塞,是辽东平原与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辽、金、元、明等各朝为了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
崇祯以来。清军数度破口入关,其中就多从这一段破口入关。
燕北长城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
这里最早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代的北齐天保六年,远在一千多年前,北齐就修筑了一道西起陕西榆林,东至山海关近三千里长的长城。其中,古北口一段是重点防御的关口。
金、元两代都曾在此增建加固关防。
明洪武十一年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两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
一门设于潮河之上,称水门关。
隆庆时,戚继光与谭纶开始对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朝廷大规模的改建。加强防御。
而刘钧入京,掌控了京畿兵马后,第一时间就是全面加强燕北长城的防御。
在天启到崇祯两朝,朝廷的防御重心一直在辽西,燕北长城防线属于宣府和蓟镇,可是却一直缺粮缺饷。城关年久失修,导致这条屏卫着京城的重要防线,却屡屡被清军攻入。
刘钧没有指望朝廷出钱修护关防,他自己拿出了两千万块银元,对整个八百里燕北长城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增筑棱堡,加修炮台,部署了许多大炮,屯驻了重兵。
朝廷对于这些,知道的人不多。他们知道刘钧加固了长城防线,却并不知道,刘钧对这条防线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投入了这么多的钱粮物资,更不知道,整个长城防线究竟驻了多少兵马。
表面上,现在各地裁撤兵马,京畿只剩下了直隶的警备和卫戍两镇,加上禁卫和侍卫亲军,关外只剩下了旅顺和宁远两镇。连禁卫和侍卫两军加起来,也不过六镇兵马。
但实际上,当然不止这些。这些不过是兵部登记在册的,还有许多没登记在册的。由名义上已经被裁并的镇江、北洋等部份楚军加上山西、宁远等原来的部份兵马,楚军在京畿一带还有三个影子军镇。
因此就算除去禁卫和侍卫两军,在直隶和关外两军区,刘钧手上实际依然握有警备、卫戍、旅顺、宁远、北洋五个整编镇,另外还有三个不在名册上的影子军镇。
这三个影子军镇基本上都布防在燕北长城一线。
在朝廷大臣们看到的布防图上,许多地方的一协驻军,实际上是两协,一镇是两镇。
刘钧虽然不急着去打关外的满蒙,可事实上他却一直防范着他们呢,不管怎么说,有备才能无患,先得守稳了站住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谈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