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举,年纪比那短命鬼还小了数月,怎地这些谄媚之人只字不提?

她的宝玉生而带玉,人人都说宝玉来历不凡,日后必有大造化,怎地这些谄媚之人只做不知?

大老爷样样不如自家老爷,大太太短命没福气比不得自己,他们的儿子怎么会比自己的珠儿宝玉强?

才多大的奶娃娃,这般夸耀也不怕折了福损了寿!

一股子愤懑不平堵在胸口,又觉得那帮子溜须拍马之人夸赞贾瑚时总有些鬼祟眼神在瞄着自己,王氏捏着帕子好悬没气得背过去。

王氏差点扯碎手里的帕子,元春在姑娘们这儿也是如坐针毡。

年长的太太奶奶们城府深,便是瞧不上荣府二房挤兑长房,害了长嫂又容不得侄儿的德行,面上儿总不会做的太直白。年轻的姑娘们却藏不住这许多心事,从正厅里退下来后就三三两两的玩在一处,离着元春远远的,时不时还悄悄指指点点。

元春虽然不觉得自家有何不对:老爷太太与大老爷大太太一样的守孝,瑚儿琏儿也是周家自己一声不响请了旨意强行接走的,但人言可畏,这样被孤立议论,连表妹王熙凤都不知去向,一个小姑娘哪里经受得住。

偏偏她只能干坐着,连拂袖而去的胆子都没有。

——纵是荣国府内人人都有意回避二房的尴尬身份,元春也是读书识字明道理的,知道官职大小、爵位高低。这里聚着的姑娘们除了她与王家表妹,哪个父辈不是高官显爵嫡长一脉?

元春虽然有意遗忘自己的身份上的不足,可事到临头,她也晓得这些姑娘自己开罪不起。若是今日交了恶,以后嫁了人再聚在一处,就更抹不开面儿了。

于是王氏与元春两个分座两处却是同样心境,也算得上是母女连心了。

等终于曲终人散场,王氏母女两个受了大半日的煎熬,神情难免恹恹的。元春还好,姑娘本就是娇养的,撑着回自个儿车里坐好也就罢了,王氏却要先服侍史老太太,一不小心就出了些小差错,惹得也生了一肚子气的史老太太更加不快,回了荣府就叫王夫人跟着先到自己屋里说话。

不舍得呵斥孙女,史老太太只能揪着二太太王氏教训。

一说王氏行事不够大方端庄,喜怒形于色,在席上很不像个样子,全无半点大家太太的风度,二说王氏不会教养女儿,元春举止不得宜,叫人轻看,害她说了一匣子的话,也没有一家有丁点儿结亲的意思。

归根结底,史老太太还是为今儿齐国公家的寿宴大大丢了面子而羞恼。她也不想想,王氏面上不像,她自己的神色就很像个疼爱长孙的祖母吗?净给元春挑勋贵人家的嫡长孙,谁家能接这个话儿?

王氏自进门起就在老太太跟前立规矩,这几句话还算不得什么,麻利请罪赔礼就是了。可元春是她的命根子,听着元春议亲不顺,王氏立时就急了。

她的元春人品样貌□比人强,那些人究竟哪里不满意?也不瞧瞧自个儿的儿子是个什么德行,还要九天仙女下凡不成?那样的货色,她还嫌委屈了女儿。

随口认了错,王氏慌忙问起到底是何处不妥当。

史老太太人精似的,自然瞧出了王氏的敷衍,心中蓦然添了一份火气。

若不是贾瑚贾琏两个在周家长大,叫人灌了这些年的歪理黑了心肝,再也养不熟了,她为了珠儿宝玉要护着王氏,就凭这不孝的罪名,也必定要好生煞煞王氏的性子,叫她明白什么叫尊敬长辈。

有意叫王氏心急如焚,史老太太也不再分说元春之事,只说过些日子再议,便称自己忙活了一日乏的很,叫王氏出去。

事关元春,王氏哪里等得了,一回到自个儿院子里,就叫丫头去请今日同去齐国公府赴宴的二老爷贾政过来。

贾政虽说这一两年极为宠幸赵姨娘,对王氏这个结发妻子还是十分敬重,一般王氏有事寻他商量都不会推脱。

可这一回贾政才在齐国公府受尽了那起子逢迎周家兄弟的小人的冷落,体味了从六品微末小官的难堪,心中又羞又愤,哪里有心情再听王氏的抱怨?

直接就厉声打发了来传话的丫头,自己只在外头胡乱歇了,夜里连院子都没回,叫急得合不上眼的王氏生等了一夜。

不提贾政开始日日与府里养的清客们聚在一处吟诗词评文章,王氏熬油似的熬了几日,却忽然听人通报说修国公侯家的嬷嬷来给老太太、二太太请安。

荣国府与修国公府上交情很是一般,听得他们家来人,荣府上下一阵疑惑。

史老太太并王氏两个这几日满心惦记的都是元春的事,最先明白过来,自是欣喜若狂,一叠声催大管事亲自去迎,婆媳两个则在荣禧堂正室等候,以示郑重。

作者有话要说:首先,感谢可可亲的长评!!!!!!长评君v5!为了感谢可可亲,某盈今日爆花!双!更!哦!

第二更在晚上~哎嘿~群么么哒~

p.s.谢谢可可与yyss亲的斧正,某盈对于周林的儿子到底该称呼贾瑚是表舅还是表叔真的有点犯糊涂。。咳。。。。下回更新时候捉bug

另外关于周婕的称呼,也是在更新下一章或者再下章的时候修正,消灭bug!不再单独改文。。。免得伪更让亲们空欢喜。

再皮了个埃斯,最近某盈家太后身体不适,某盈要侍疾,得空就码字,所以评论很久没回了。。。但素我爱你们的心不变哟!大家的评论某盈都有看


状态提示:34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