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好的方法,不代表适用所有地方最好的方法,而是眼前的状况,他们认为最好的管理是什么管理。
何况很多人在进行的水圳研究,管理的上百万个人或是几千个人,不一而足,每一种管理方法。
他们接触到了很多种状况的管理,每个人有了很多的实际经验之后,其实有了非常大的感触想法,这些想法都在他们口中提了出来。
如果是在现代,钱汝君就会觉得眼前的人都是大师,足以让她顶礼膜拜。
钱汝君有点自我检讨,她把学堂岛学生留在自己的身边,不知道有没有错。
因为他们对大汉来说都是顶尖的人才,他们如果出去,能够替大汉做非常多的事,让大汉有翻天覆地的改变。
可是这些学堂岛学生都是知晓到空间秘密的人,如果让他们远离,甚至主政不方,但是钱汝君也会担心,他们所做的事情,会不会有一天,会产生冲突。
钱汝君有点担心,是不是自己真的是太自私了,或许觉得空间把她送到这个地方来,不是为了让她达成自我的愿望,也不是为了让她过快活的日子。
而是因为钱汝君培养更多大汉的人成为人才,或许建立学堂才是把后代的知识送到这个地方来,才是她来到的目的。
在这里,她可以选择什么知识,要传授什么知识不要传授。
影响整个世界的进程,还有发展。
所以钱汝君来到这个地方,或许替女孩子建立女学堂,或者是改变这个时代的知识结构,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但是钱汝君也能够认知到,如果粮食没有增长,就让很多人去读书,这样子也非常的不经济,因为这些人去读书,他自然就不会用心用力在种田,即使是把年纪比较小的小孩,从田野里弄走,对这个时代的田野也会少了非常多的人力,最后生产出来的作物,或许会大量的减少,粮食的减少,对这个时代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钱汝君知道,如果想要让这些地方的粮食耕作大幅的增长,必须让他的学堂岛学生不是在民间的层面工作,而必须让他们成为各个地方的地方官员。
如果这些人成为各个地方的地方官员,在没有中央的制肘之下,能够做的事情就很多。
可是如果把他们变成中央的官员,或许他们可以引导下面的官僚,甚至指导他们如何去做。
影响到的层面,似乎就更多。
她想到她的学堂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多时候时候,会自我补充知识,在空间里,在学堂岛,都有非常多的典籍,让他们可以读。
钱汝君在观看图书馆的典籍的时候,可以注意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典籍,其实都有人阅读,只不过有些典籍,比如行政管理之类的典籍,看的人比较多,有些典籍比较冷门,看的人比较少。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典籍都是,拥有它的读者。
学堂岛学生会利用时间,来充分的吸收各种知识,并且理解各种知识,有些知识,他们不能够了解的时候,或许他们会来问钱汝君。
如果钱汝君能够指导他们,回答他们,那么他们很快就能够触类旁通。
如果钱汝君不能够帮助他们,他们也会回去自我思考。
事实上,钱汝君时常被难倒,因为以钱汝君的智商,如果是跟时代有关系的知识,她会比较容易知道。
可是如果跟时代没有关系,纯粹是艰深困难,那么钱汝君,在没有研读这些典籍的状况之下,其实也看不懂。
钱汝君也很佩服的人,虽然智商是不断的增加的,可是增加的也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后世的聪明人却不断的涌出来,不断的把知识累积在高人的巨塔上面,让巨塔变得更高。
甚至高到大汉时代高智商的人,也不见得看得懂他们的典籍。
因为知识是一层一层累积上来的,有时候跳过了中间的部分,没有任何的影响。
但是更多时候跳过中间的部分,你就无法理解创造者的思考模式,因为他的思考模式,或许在他当代是最优秀最完美的,但是由于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他的思考模式就产生了一点偏差。
如果把这个偏差去除掉,或许会变得更容易理解。
但是创造者本人是没有意识到的,读到这本书的人,因为著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弯曲往往就会觉得这些典籍莫名其妙,难以理解,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除非他刚好能够得到这些知识,或者是用他的脑袋去破解对方错误,才能够把这些知识继续的连接起来。
他们看出钱汝君在思考,没有在听他们的话,所以学堂岛学生叽叽喳喳的说话,就停了下来。
等钱汝君回过神来,再继续跟钱汝君说。
因为他们认为关于朝廷的事情,钱汝君最好能够清楚的知道,而他们做事的原因如果让钱汝君知道钱汝君自然能够把他们的理解,传达给交通署的那些人,至少能够让他们做事更为完美。
大汉是他们的家乡,他们同样希望大汉能够变得更好。
在这方面,他们跟钱汝君的目标是一致的。
至少不会让他们看商税人员如何做事的时候,有时候气从心来,还真的很想打他们一巴掌。
或许这就是聪明人看愚笨的人,有时候会也非常受不了的原因。
但是聪明人再怎么聪明,一天也是只有十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