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365章 水池

从表面上来看,纽拉基塔岛附近,每天都有魏民生的船只和人在进行着土石的抛填,一切工作好像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而在那些村民们忙于搬运土石填高自己居住的地方没有察觉到的时候,龙浩居住的地方已经被他利用空间的力量,乘着夜色和海浪声的掩护,硬生生地填出了一个直径七十米左右、高达五米的圆形小岛。

为了今后工作的方便,小岛中间还安装了一个塔吊,并用一台大功率汽油发电机组为它供电,以掩饰他们超快填岛动作中的异常。

有了这个方圆七十米大小的平台,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作规划了。

江陵新城的建设给了魏民生不少的启示,想要升高地面,并不一定非要用土石来填满。

完全可以先把地下需要建设的建筑修好之后,再来分层进行建筑空隙的土石填充。

这样既可以节省土石,减少填方量,而且还可以避免修建地下设施的时候又来挖方。

图瓦卢作为魏民生打入现实世界的一个突破口,承载着他今后的一切发展路线。

所以,尽可能地远离海浪的威胁是他优先需要考虑的。

而且,还要考虑如何才能将此地的利益最大化。

作为一个远离陆地的海上小岛,淡水的储存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淡水是人生存的基础。

而图瓦卢的居民们,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雨季的时候还好,凭收集到的雨水就可以维持生活需要。

但那长达八个月的旱季,就得靠从周边国家那里进口大量的淡水,然后通过货轮送到各个岛上的居民手中。

虽然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向图瓦卢提供了两套小型淡水净化装置,以帮助这个遭干旱肆虐的小国解决淡水危机。

但它们的淡水净化能力只能解决三千人左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笼罩在图瓦卢人头上的淡水危机仍然没有消除。

所以,龙浩和魏民生商量后,准备在这个刚用土石填起来,直径七十米的小岛上修建一个直径五十米的大型蓄水池。

五米高的海拔高度已经让这里不会再有海水的浸入。

如果这个直径五十米的水池再修十米储水高度的话,就可以储蓄淡水近两万吨。

蓄水池的修建没有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方式,因为魏民生觉得那混凝土的保养期实在太长,而且很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蚀。

最重要的是,新建水泥池子还需要多次浸泡换水后,池子里的水才可以作为饮用水使用。

这些时间被两个世界的时间差放大十八倍之后,简直让魏民生无法忍受。

等到你这个水池投入使用,那边的一年时间就差不多浪费了。

所以,魏民生决定使用在异界量身定制的花岗岩石材来修建这个蓄水池。

至少,坚硬的花岗岩不会像混凝土那样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蚀,而且天然石材的使用寿命可不是混凝土能够与之相比的。

为了提高水池的稳定性,魏民生让龙浩在无人注意的晚上,使用共享空间控制着巨大石块对水池的基础进行了夯实。

几吨重的巨石从几米高的空中自由落体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是普通的压路机根本无法相比的。

那效果也是立杆见影,一砸一个坑,小一点的石块都会被砸我粉末,根本不会出现不牢实的情况,这样的工作效率也不可同日而语。

基础夯实后,再用大块的花岗岩修建了加宽的圆形基座。

基座的顶部用人工大致修理平整,然后在基座上安装水池的环形墙体。

环形墙体的基本单元长一米,宽高都是五十厘来,内外的长度有细微的差异,从上面看有点像一个顶与底几乎一样长的梯形。

这些石材单元的尺寸都是通过计算得出来的,而且全部按照标准件的流水线切割方式,切割制作过程中已经精确到了毫米级。

为了能够精确地进行安装,异世界中制作了一个几乎和现实世界中一模一样的基座。

所有的石材单元都要在基座上做到严丝密缝的程度,一圈完成后才制作下一圈。

第一圈墙体的每一块石材中间的固定位置都钻有两个直径十五厘米的洞,在整个圆拼接好之后,按照每块石材对应的位置钻孔。

然后用直径十四厘米的圆柱形花岗岩按照卯隼方式进行固定,其中的缝隙用石粉进行填充并用水座实。

这样一来,第一圈石材单元就与底座固定在了一起,三百多根石柱在石粉填充物的缓冲作用下,形成了合力,足以应付水平面上的自然冲击力。

这些石材单元的横截面有点象个“凸”字,不过下面还多了一个与上面突出部分一致的凹槽。

上下两层石材单元通过这个凸起和凹槽进行衔接,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任何一个石材单元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被相邻的石材单元锁定。

在不破坏石材单元的情况下,只能从顶部按照安装的顺序逆向拆解。

这种不需要水泥进行浇注的结构,像搭积木一样的简单方便。

在水池主体工程完工后,龙浩又在水池周围填上土石并逐层夯实,利用泥浆实现水池缝隙的密合。

周围堆填的土石同时也形成一个向内的预应力,以抵消蓄水后水池内部的水对水池壁向外的压力。

这样的水池在完工后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根本不会像混凝土结构那样还需要用淡水进行保养,保养过程中还要避免高温


状态提示:第365章 水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