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锦绣三国>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
和舒家兄弟都是有门脸的而不是平头老百姓,加上舒伯膺和死者是仇人关系而舒邵有杀人证据,这件杀人案于是移交上一级判审。

舒家兄弟并不是专业的杀手,也不是专业的辩士,真相很快水落石出并为世人所知。一时之间,这件兄弟争死的奇闻被热议,甚至汉灵帝最后都得知了此事。最后,此事被朝廷当做了兄友弟恭的正面典型,在查探清楚死者所犯有深恶的罪行之后,免去了舒家兄弟的死罪!

舒邵冒着受死刑的风险,杀死了兄长的仇人。最后不仅免于死刑,更是海内称义!单从名气这一方面来说,实际上舒邵的名声更甚于自己的同乡、张绣的重臣袁涣何夔。

不过这些都是舒邵年少轻狂时候的事情了,袁术占据淮南之后,强行征辟了一大批名士充为羽翼,舒邵及其兄长也在此列。历史上舒邵在担任袁术的沛相时期还做过一件扬名天下的事情。

原因其实还是淮南的***!历史上淮南接连爆发饥荒和旱灾之后,袁术本就一败再败耗损严重实力更是急转直下,已经是开始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此时饥荒的严重程度也影响到了袁术的军粮补给,此时掌握着袁术最后一批囤粮的舒邵,却是将这批十万斛的粮草悉数散给了饥民!

得到消息的袁术当即派兵抓住了舒邵,舒邵也没打算逃跑,直面袁术道:“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救饥民那么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散粮了。我宁愿以我一人的性命,来救百姓于生灵涂炭!”

面对再一次置自身性命不顾的舒邵,已经经受了诸多挫败的袁术袁公路却是有些醒悟了,受到感悟的袁术下马亲自安抚舒邵道:“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

“舒仲膺,你这是想要独自一个人享受天下褒名吗?难道不能与我一起享有吗?”

事实上末世仲家帝王袁公路在快要穷途末路的时候确实有些醒悟了,只是太迟了。但是决不至于像演义的那样吃不上蜂蜜而被气得吐血身亡。

这就是舒邵。

还是因为张绣,此世舒邵连有惊无险度过散粮风波也不用受惊了。因为张绣的政策和舒邵如出一辙,都是讲饥民贫农的生死放在第一位,将军粮和其他问题放在第二位的。不过不同的是,拥有完整经济理论体系的张绣在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上做到了最好。

在张绣提出了粮食计划供给体制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不是袁涣阎象等人,也不是张绣麾下亲信将领,而正是任阜陵长的舒邵舒仲膺!

在发现舒邵对自己超前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计划经济十分支持,并且阜陵是执行供给粮食制最为彻底成功的地区之后,张绣果断提拔了舒邵,使其成为计划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人。

有着老乡袁涣何夔等人的支持,舒邵做的也相当让张绣满意。在淮南接受了来自河北的原公孙瓒囤积在易京的百万斛存粮之后,淮南便逐步停止了计划供给粮食体制。

不过张绣自然不会让舒邵无所事事,此番将其调来江东,却正是来专门解决张绣征战江东将面对的最大问题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