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全体露出心悦诚服的神色,因虚行之说的是天下公认的事实。从竟陵守城之战,挫退宇文化及、大破李密、扬威塞外,到虚行之提及最近的两场著名战役,沈牧确立了他无敌的威名。不过“无敌”的称誉并非永远可靠,如李密一铺就把所有筹码输掉,现在他们面临的情况更是凶多吉少。

陈长林恭敬的道:“我们只是各抒己见,最后当然由少帅定夺。”

沈牧哈哈笑道:“长林不必和我这么客气,大家是兄弟,自然是有商有量。哈!”

顿了顿从容道:“我们对目标并无二致,只在达致的手段稍有参差。现在李子通高垒深城,按兵不出,令我们攻无可攻,也是守无可守。依孙子兵法,必须攻其必救之处,才可引他空巢而来。这必救之处就是我们骗他若形势危急,我们少帅军会放弃彭梁,撤往岭南,这是李世民绝不容许发生的事。而因时间无多,洛阳城陷在即,所以我们只有一个机会去骗李子通。劳师动众似属不智,但若我们视此为行军演习的机会,将可一举两得。用兵首重行军,即使在城外校场把军队训练至如臂使指,没试过长程行军的队伍始终称不上是精锐。至于如何应付李子通的突袭,这将是另一个问题。眼前要务,是引李子通从高墙后走出来,救其所必救。杨公的军队就是我沈牧的奇兵,至于其中细节,我们再仔细商议。”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众人明白他的心意,更信任他的判断,再无异议。

沈牧不由怀念徐子陵,与他说话从不用费力气,像眼前简简单单一件事哪须如此反覆申明。更可知无论将和兵,他的少帅军仍是中看不中用、而李子通正是供他练兵的最佳对象。

终有一天,他的少帅军会在他悉心栽培下,变成纵横天下的无敌雄师。

洛其飞道:“刚接到长安来的消息,李密奉唐主李渊之命往山东招抚旧部,随行者尚有王伯当等人,行兵途中忽接李渊诏命,令李密一人返长安议事,岂知李密抗命不返,继续东行,被唐军追兵斩杀。”

沈牧心想又这么巧的,刚想起李密,就听到李密的死讯。

少帅堂内人人露出震骇神色,议论纷纷,有为他的下场惋惜,生出感叹。

李密聚义瓦岗,在中原一支独秀,大有取隋而代之势,可惜连续犯错,先是杀翟让使瓦岗军内部分裂,未能乘势西取关中,接着在元气未复下对王世充用兵,被沈牧大破于北邙,竟弃李世绩于黎阳投奔大唐,种下今天杀身之祸。

宣永双目涌出热泪,颤声道:“大龙头在天之灵,可以安息啦!”

沈牧顺口问道:“王伯当下场如何?”

洛其飞道:“听说王伯当不但没有陪李密死,且没有获罪。”

沈牧失声道:“什么?”他是目睹当时情况的人,王伯当怎能免难?除非他就是私通李渊的内歼。

洛其飞见沈牧关心此事,继续报告道:“李渊派魏征携李密首级往河阴安抚李世绩,同行者尚有沈落雁,以示李渊对李世绩的信任。”

沈牧向宣永道:“立即把这消息以最快方法飞报大小姐,她会非常欣慰。”

宣永忙着人去办。

接着众人再讨论行军细节,沈牧终于发觉他少帅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经验丰富、善于军队后勤补给的人才。

军队的后勤补给由两大条件决定,就是本身的生产力和运输的部署,当军队远征他方,军需物资和粮饷的供应直接影响到远征军的成败。突厥人到哪里抢到哪里,以战养战,这方面问题不大,他沈牧却不能这么做。

后勤补给又可大分为随军补给,就地补给和专线补给三方面。

随军补给就是依赖军队征战携带的军用物资作应急性的补给,由辎重兵负起运输、保管的重任。在他的少帅军中,这方面的兵种并不完备,只是虚应了事,皆因少帅军只试过一趟出征,远程奔袭曹应龙、朱粲和萧铣的联军,由于速战速决,又不用攻城掠地,所以只每人随身携带足够粮草便成。但当对付的是李子通的城池,当然不可如此马虎用事。

就地补给只适用于境内用兵,由旗下城池供应补给,至于专线补给则是通过设定的路线,把物资从大后方送往远离国境的前线,像李世民攻打洛阳,先沿大河设站,令物资可从关中送往关外。负责专线补给的补给军与辎重兵同样重要,对远征军是不可缺一。

现在他少帅军总兵力达四万人,但真要出征,至少其中一万人须负责辎重和补给的工作,加上须人留守少帅国的重要城镇,实际上他可开往战场的军队将不过二万人。

沈牧全力补救此一破绽,调将造兵,忙得天昏地暗,最后决定由卜天志负责补给、牛奉义主管辎重。

一名亲兵匆匆入堂,禀告道:“宋家三小姐玉致求见少帅!”

沈牧整个人从龙座弹起,失声道:“她竟来了?”

沈牧匆匆赶到少帅府内堂,二十八名在门外守护的宋家子弟兵人人年少力壮、气宇轩昂、虎背熊腰、神气彪悍,一式青衣劲装,腰佩马刀,显是宋家军的精锐,于此非常时期,负起随行保护之责。

众人先向沈牧肃立敬礼,双目射出崇敬之色,其中一人趋前施礼道:“三小姐在堂内等候少帅。属下宋邦,拜见少帅!”

沈牧的心早飞进内堂,恨不得三步变作一步抢进门去,却不得不向宋邦有所表示,一把抓起


状态提示:475定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