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一片沉寂,朱元璋和马秀英对持而立。朱元璋的眼中有愤懑、有不甘,他恼怒地瞪向马秀英,却在马秀英坦荡荡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讥讽,他狼狈地扭转头,恨声说道:“既然沈万三在本朝并未犯事,朕可既往不咎,但他以后再敢私自出海,朕定斩不饶!”
“妾身替沈氏谢过皇上的宽宏大量。”马秀英轻轻吁了口气,总算把沈万三走私的事揭了过去。但她心里并不能完全放松,朱元璋几次三番欲治沈万三的罪,可见他有多么垂涎沈万三的财富,尤其是城墙都修筑完工,他还不肯放沈万三离京,反而赐府邸让沈万三在京城居住,这是完全要把沈万三控制在眼皮底下啊。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就在朝堂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用于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禁止沿海百姓私自出海,连“寸板都不许下海”,自此开启了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
赵成告诉胡惟庸聚宝本上有几张航海图,聪明的胡惟庸联想此事立刻意识到沈万三以前估计是通番走私发的财,可惜这条财路已被朱元璋断绝,现在知道为时已晚。
看到龙椅上的朱元璋怒不可遏,他倒挺佩服马秀英和沈万三,能让朱元璋发怒并且大动干戈,这二人还能全身而退,真是不简单啊。不,确切地说,应该是马秀英不简单,她已经保住了沈万三几次性命,嘿嘿,就看这一次她还保住吗?
胡惟庸脸上挂着阴险的笑容,决定再给沈万三和马秀英致命一击。
下了朝,李善长拍拍胡惟庸的肩膀,淡淡地提醒道:“惟庸啊,万事莫过火,小心惹火上身。”
这阵子胡惟庸上蹿下跳,处处针对沈万三,李善长冷眼旁观就知胡惟庸是想借沈万三对付马秀英。他自己歇了对付马秀英的心思,但并不妨碍看胡惟庸和马秀英的热闹,所以胡惟庸对沈万三暗中使绊子他都当看不见,也不告诉马秀英。可是胡惟庸和马秀英斗法,却惹怒朱元璋下令海禁,这就大大损害了他的利益。
官员的俸禄那么低,没有外收入如何养家糊口,如何撑起锦衣玉食?朱元璋禁止官员贪污受贿,但并没有禁止官员的族人做生意,所以大家族一般都会分出一支嫡族专攻仕途,一支庶族专营商业。官员为族人保驾护航,族人为官员创造财富,这在官场从来都不是秘密。
江浙富饶之地是商业发展最繁荣的地方,许多家族都派了族人在江浙经商,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和走私商品有接触,甚至有些家族直接派人参与了走私活动谋取暴利。如今朱元璋一声令下,连块木头都不能下海等于生生切断了这些人的发财之路,李善长能不跟胡惟庸急吗?
“多谢老师教诲,学生以后会注意。”胡惟庸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恭敬,心里却不屑一顾,反正他家的生意没有掺和走私品,皇上禁不禁止出海对他也没损害,至于这些人的利益受损,跟他又有何干系呢?
“你好自为之吧。”李善长瞧出胡惟庸口不对心,摇摇头,径直离去。
胡惟庸盯着他的背影,暗暗咬牙,老家伙在丞相的位置待得够久了,该换他坐一坐了。当初杨宪被诛,胡惟庸还以为李善长会举荐自己任中书左丞,谁知兜了一圈,因罪流放的汪广洋居然被迅速召回继任中书左丞,而他还是留任参知政事。他很怀疑是李善长对朱元璋谗言,阻碍了他的晋升。既然不让他当左丞相,他就直接瞄准了李善长的右丞相位置。
胡惟庸心里有个大胆的计划,他如此积极地陷害沈万三可不单单是为了对付马秀英,而是要把刘基、李善长等人都一网打尽。
十月二十七日,常美荣生下一个男孩。这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嫡长孙,他非常高兴,赐名朱雄英,并当众宣布“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以此来确定朱雄英的皇太孙地位。
常美荣坐月子期间,马秀英准蓝氏进宫照顾女儿,她自己也每天都会去东宫看望常美荣和朱雄英,看到孙儿白嫩嫩、肉乎乎的小胳膊小腿,她就心花怒放。就像朱元璋说的,有了这个宝贝孙儿,朱标三兄弟都得靠边站。
这一日,蓝氏进宫照顾常美荣,见到马秀英时神情极不自然。
马秀英安慰道:“亲家,可是太子妃又使性子了,你别放在心上。女人生产后都有些不适应,过段时间就好了。”
常美荣毕竟还是个小姑娘,坐月子期间这样禁止,那样不行让她非常烦闷,尤其是儿子的出生几乎夺走了所有人的关注,每个人都把朱雄英视如珍宝,必定要先问及朱雄英的情况后才想起她,这让她倍感失落,心情就变得糟糕。她是不敢给马秀英和朱标摆脸色,就只能冲自己的母亲发脾气。
蓝氏尴尬地笑道:“太子妃很懂事,没有使性子。”
马秀英只当蓝氏是帮自己的女儿说好话,也没在意,进屋劝常美荣心情放松,顺便逗逗孙儿。
常美荣的表情也和蓝氏一样不自然,几次欲言又止。这就让马秀英奇怪了,和蔼地问道:“太子妃可是有话要说?”
蓝氏拼命使眼色,示意常美荣不要讲。
常美荣却说道:“娘,母后待臣媳如同亲生闺女一样,臣媳怎能瞒着母后呢?”她盯着马秀英的眼睛,慎重地说道:“母后,臣媳有一事禀告,您听了可千万别生气。”
马秀英平静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