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错天下>第四十二章 他却是湘王

黄子澄心思极是灵活,早将眼下事看得明白,却不是相信第五安不愿意留在京师,而是断定李景隆怀有一山难容二虎的顾虑。

虽然自己这个远得不能再远的侄子未受皇上重用而略显遗憾,但如此一来,未来女婿则必定更加受皇上青睐。

略略权衡,黄子澄立刻择一取之,说道:“陛下,先前所议之事,曹国公定有安排,定当无虞。至于我侄,臣以为遂他心意为宜。”

朱允炆见黄子澄亦如此说,便不再坚持,只是看着第五安时,仍觉得颇有不舍,道:“既然如此,我便不留义士……日后若是仙缘得尽,可随时来京师。”又唤人前来,给第五安赏金二十。

此时第五安心中已是极度索然,向朱允炆等人一一拜辞,甚至赏金都未能让其心悦起来。

出得皇宫,第五安驻足茫然,不知该去往何处。之前还想着去北平让道衍帮着想想办法,或许能够阻止朱允炆削藩,但现在知道李景隆的心意,便明白纵是真正的神仙也没办法。

也想着去寻古醉等人,继续在沿海杀倭御盗,转念又想着自己那般杀得再多的贼盗,也救不了这边因为打大仗而要死去的更多的人,便觉得没有甚意义。

忽又想着那张苍白的脸、鲜红的血,第五安更觉消沉,漫无目的地向前慢慢行去。

不知多久,第五安忽地一惊,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出了城。与此同时,四周的安静让第五安再意识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却是脑中那种古怪的念头与自己的想法似乎不再那么排斥。

先前在皇宫,第五安知道自己所言所为多半是那种念头的表达,但自己却没有一丝想阻止的想法。细细想来,近来自己举物行事,那些古怪念头好像也不再讥笑讽刺,竟似消失不在。

如此甚好!

第五安眼神渐渐变得平静起来,像高山平湖一般,再道:“凡事须得尽力而为,无愧于心,虽然他比我熟悉历史,我却也不能轻易认输,必须再细想一下,瞧着能否有所变数。”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招呼之声,见是两骑翩翩而来。

…………

但凡京师王公大臣,府宅内必有密室。

此实属无奈之举,毕竟早些年锦衣卫太过厉害,简直是无孔不入。不单外人、下人,便是枕边炕头的妻儿,亦有可能是锦衣卫的耳目。

是以,纵无半分谋逆之心,王公大臣亦须得小心翼翼地说话,如此便有了密室这种私谈之所。

此时,前军左都督徐增寿便身处密室,眼前则是爱子徐景昌。

听徐景昌说完,徐增寿沉思半晌,道:“只能这般处置,既不推却,亦不应承。呵呵,燕王既在京师留有有十二支人,却还想你替他看着京师,其心……不好说啊。”

徐景昌道:“据我探得,十二支人尚存十人,且身份低微,自然不可与我相提比论,燕王招我之心倒也可以理解。”

徐增寿道:“宫中亦有支人?”

徐景昌道:“是。”

徐增寿倒吸口气,半晌说道:“支人之事你可有向他人提及?”

徐景昌道:“此事绝密,仅父亲与孩子儿知晓。”

徐增寿面露满意之色,道:“如此甚好。”想想又道:“你为何要留下煦儿?”

徐景昌道:“孩儿自小与煦弟交好,想留他多玩些时日,此是本心。再者,我既未推却燕王之意,便要与之保存情谊,日后若是有变,亦不至显得唐突。”

徐增寿点头道:“不错,煦儿自幼顽劣,与他交好最不易让他人察觉我们意图。既是如此,你且去罢。”

徐景昌低头出得密室,然后唤人牵马出宅。

行出数百步,见着一骑白马噔噔而来,徐景昌纵马上前,笑道:“煦弟果然守时。”

来者朱高煦。

因朱元璋驾崩,朱棣遣三个儿子进京师代自己尽孝心。此时丧期已过,朱高炽、朱高燧二人自是回了北平,独朱高煦受徐景昌之请而暂时未返。

见着与徐景昌半道相遇,朱高煦勒住白马,哈哈笑道:“早在城中呆得难受,既然你约我出城赛马,自然不会误了时辰。”说罢回牵马首,与徐景昌一道缓缓出城。

既出,朱高煦四下打量一番,道:“景昌,赛马必有输赢,须得先说清楚,你输了当如何?”

徐景昌亦自四下打量,口中笑道:“拳脚不如你,赛马却未必是我输……有趣有趣。”

朱高煦笑道:“输赢只与实力有关,却与趣味无涉。”

徐景昌摇摇头,看着前方说道:“有趣的是那个人。”

朱高煦顺眼瞧去,见前方有位蓝衫男子缓缓徐行,道:“他是何人?”

徐景昌道:“第五安。”

…………

见二人翻身下马,第五安微觉意外,抱拳道:“景兄,多日不见。”

徐景昌微微一怔,笑道:“惭愧惭愧,上回却是我没说清楚!第五兄,我名唤景昌,姓却是徐……这位是高阳郡王……”

朱高煦道:“叫我朱高煦便好。”

第五安闻言微怔。

自想起靖难之役后,第五安便刻意回忆有关此役的厉害人物,但后世所知实在甚少,所以除了李景隆、耿炳文这般赫赫有名的大将外,其他人等一时间能够想起的并不多。

但朱高煦是个例外。

后世苏安记得朱棣有个儿子打仗蛮厉害,并且多次在朱棣遇着危险的时候挺身相救,此时听到朱高煦自报姓名,第五安竟然即刻将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他却是湘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