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大唐颂>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
炮轰了一通,这种前所未有的武器吓坏了他们,再也不敢出城迎战,甚至就连南城门都紧闭。放下心来的工人开始加大力度施工,对于廉州湾内部的航道也开始组织爆破组对暗礁进行爆破,用蛮力摧枯拉朽一般炸掉了十几个暗礁,终于疏通了这段曲折向内延伸的航道。

航道疏通之后就一切都好办了,岸上码头栈桥等等对于有过修造汕头和广州港经验的这支最新命名为建筑公司第十大队的施工队来说轻车熟路,廉州港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海军自己单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罗州前线,薛万里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感觉到脸上无光,开始放弃前期劝降的举动,不管不顾下达了攻城的命令,在充足的炸药包和爆破筒的支援下,罗州只坚持半天时间就被天策军爆破手炸开,薛万里指挥大军一拥而入,半天时间清剿干净城内的顽抗势力,宣告罗州易手。罗州拿下之后薛万里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南下扫荡半岛的雷州区域,将最后一股敌人包围在雷州城内。自己亲率主力兵马继续往西抵达廉州。天策军主力兵马的到来让施工队放下了最后的心思。而薛万里在抵达廉州城下之后迅速包围廉州,直接派人入城要求对方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天策军入城之后严惩不贷。这种近乎直白的方式没想到的是激起了城内苗人的反抗情绪,预想中的望风而降没有出现,反倒是城内防御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此地少数部族众多,短时间内城内的兵力骤然翻了两倍。等到薛万里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事态已经变得不可控制,在无奈之余只能先选择打破城防再想其他的办法。所以薛万里让天策军开始攻城。城楼上却万箭齐发阻拦天策军靠近,猝不及防之下一连三四个爆破组全军覆没在这种沾染着毒液的箭矢之下。

盛怒之下的薛万里让随行的炮兵营炮轰廉州城,炸药包在廉州城楼上掀起腥风血雨之后这些人才意识到城外的天策军这种神秘武器的杀伤力,但是此时为时已晚,痛恨阴谋诡计的薛万里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在抛射炸药包的同时命令爆破组再次上前,直接将廉州城的城门炸飞,一片爆炸之后天策军冲入城内展开近战厮杀,为了防止苗人的毒箭暗算,薛万里将弓箭手配合近战部队组成一支支小队进入城内。即使是这样依然有很多天策军士兵倒在了前进的道路上,这场攻城战的伤亡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居然比前面几次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受到刺激的薛万里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杀性,将所有俘虏的苗人驱赶到北城外坑杀,并且要求手下各作战单位,凡是苗人不愿意放弃武器的直接杀,用血淋淋的人头震慑周边的所有少数部族。

这样一来在随后的清剿残余势力和后续挺进钦州的时候天策军遇到的阻力再次加大。而吃一堑长一智的薛万里则不管不顾直接用炸药包开路,凡是少数部族喊话不投降的,也不用近战,直接炸药包弩箭招呼,用火药武器彻底消灭对手。由此在从廉州到钦州和之后的战役中,薛万里领衔的东路大军造成的杀戮最大,沿途几乎所有的少数部族全部一扫而空,大量青壮年被炸死,剩余的也被当作战俘押送北方。这样暴力的手段带来的后果就是周边的少数部族纷纷逃往山区避祸,剩余的也在天策军眼皮子底下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动作,生怕惹到了这个杀神。

薛万里的这个办法虽然残暴,但是对付这些擅长下蛊和用毒的少数部族来说却意外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天启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当中整个东线几乎每天都持续在隆隆的爆炸当中,使顺手的天策军将士几乎是只要遇到抵抗就直接招呼炸药包伺候,几乎是将钦州以北的所有山区全部炸了一个遍。

薛万里在南边用暴力手段清剿少数部族,而陈宇在义州和庞巨昭对峙之后叶广略也紧急从后方浔州赶到前线,两人合力亲自指挥部队和陈宇展开野战。此次战役当中叶广略再次使用战象冲击天策军防线,但是在炮兵营集火之后,遮天蔽地的爆炸彻底摧毁了他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一百多头战象。趁此机会陈宇率军发起全线攻击,十几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势击垮了两人的联军,逼迫庞巨昭和叶广略缩回浔州城内据城而守。

消息传回广州指挥部之后杨天成和王厚纯两人抚掌大笑,对于陈宇活学活用之前破刘昌鲁的做法很高兴,就连一旁的杨秋听到陈宇的做法之后都哈哈大笑,这个昔日的勇将没想到还挺有智慧的。不过紧接着薛万里发过来的战报却让三人脸上有了一丝阴霾,这种血腥的镇压虽然能够起到一时之效,但是对于战后治理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那些少数部族将来必然会和帝国有了很深的隔阂。

这一点杨秋更有发言权,但是此时却不能说什么,军方这样做虽然是一时之愤,但是更深层次的考量却是在以武力压制少数部族的实力,为将来的民族融合做好准备。这个融合有主动融合自然也有这种被动的依靠屠刀来融合的。所以杨秋在思索半晌之后心头也渐渐有了主意,道:“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不过这样一来至少让这些少数部族元气大伤,只要咱们能够在战后快速让地方稳定,百姓富足其实还是可以化解的,只是时间稍微长了点,无法做到像四川等地那样可以让这些蛮人自己主动融入主流社会。”

杨秋的话让杨天成点点头,廉州将来作为海军的军港,也会驻扎部分主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