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影侯>第1033章 有一座城池叫归化

有些事情不像是他们想象的那么好。

这一点,整个帝国的人都知道。

朝廷的律法越来越完善,这并没有错,也并没有不好。

只是,只要律法依然是要人来执行的话,那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很多地方的还是有问题的。

并不是靠不断的巡视来解决的。

这听起来就有些不靠谱。

毕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朝廷之中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发生。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孔家的事情告一段落。

原孔家家主当代衍圣公向朝廷上书,请求辞去自己的职位,然后开始由朝廷的调查组押送进京。

虽然说他的待遇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大家却都知道,这确确实实是押送他来的。

没有做那样的操作,并不代表这件事情从事实上就没有发生。

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其实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全国的读书人们都认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孔家福输了,孔霞也觉得自己理亏,他们做的那些事情是不道德不正义的,甚至可以说打了他们自己的脸。

当年轻人们开始认为这件事情是正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风向会倾向于朝廷所做的这样的事情。

大明的百姓其实非常清楚,那就是他们现在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除了是为了他们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大明帝国,帝国的发展是他们能够看得见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在改变,从这上面就可以判断出,他们做的事情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正确的。

最开始的时候,那些百姓们对于草原部落的人马进来还有些怨言,但是后来他们发现那些人居然能够快速的融进来。

这就让他们想不通了,或者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从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到底是怎么回事,按你说这些人如今没有了国度,相当于是亡国奴了,他们应该非常的愤恨朝廷对大明没有丝毫的好感才对。

可是现实却让他们大跌眼镜,那些人很快的融入了汉人的生活,开始学习,说汉话开始学习汉人的礼仪,甚至是改变以前的生活习惯。

最开始他们还怀疑有什么阴谋,或者说暗地里在策划着什么行动,但时间久了之后,他们发现那些人真的只是想过过好日子,虽然在这种道理下,有些话似乎说不清楚,可是事实就是如此,那些人如今老老实实的朝廷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朝廷给他们工钱他们就拿着,总之脱离了以前生活的,他们现在变得更加的好。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讲,如今最重要的是活着,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家里还有粮食,那么就不担心就不会饿死,怎样才能保证家里有粮食呢?自然是不断的种粮食和纯粮食。

那些草原部落的百姓之前都是逐水而居,哪里有水就去哪里,哪里有草地就能养活牛羊,可是这样居无定所的日子,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的,所以就诞生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想法也不一样,如今虽然说已经远远的离开了当初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可是现在的日子也不差,更何况不用在风餐露宿,不用在外奔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

如果仔细查看就会发现这一段时间,这几年升迁的官员中有大部分都是处理过草原部落人马和汉民的官员,他们在这些事情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想过了很多办法,还有不少人所提出来的建议,受到了朝廷的论证,最后开始大家实行,这是他们的功劳。

所以对于各地种粮食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因地制宜发展提高粮食的啊,产业已经是非常重要了,大明科学院皇家技术学院都在不断的提升各自的操作能力,甚至是那些农学家们也在不断的研究,朝廷从各地运来了不少的种子,开始在大明各地试种,他们也要找出合适的种子来,产出更多的粮食。

越来越多的东西从海外运过来,有些物种在大明一经试种,立马就起到了不少的变化,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非常的高兴,他认为这是上天在保佑大明解决大明这么多百姓的口粮。

所以这一段时间他还祭天多次,告诫百姓,向上天祷告。

朝中的官员们现在也非常的高兴,甚至可以说他们认为自己创造的历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件事情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过上好日子,所以这些年来看着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变好,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届的大明朝廷比之前要好的多。

朝廷的官员更迭,人员更换其实是非常迅速的,有人升迁有人降职,有人离开大明国际,有人前往各地基层,他们总有自己的方式去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朝廷也希望这些人能够做更多的事,所以对于现在的大明朝已经非常的满意。

建文15年7月,魏国公徐辉祖,驸马爷梅殷在草原部落上建起一座归化城,召集所有的草原部落,百姓可以前去居住,在那里登记户籍,正式接受朝廷的统治。

这是在之前那些百姓们,允许他们进入大明国际内部之后的又一人阵,至少越来越多的草原部落百姓开始前往那里,当然之前已经进入,各地的百姓没有这样的资格,他主要着急的是那些依然在草原部落上逃亡的人们。

不许在草原上发酵了很多天,所以立马就有不少人开始去归化城。

归化城是一座由大明工部,大明锦衣卫将作司,皇明军事学院,皇明科技司所有的新部门


状态提示:第1033章 有一座城池叫归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